特保措施实施 加速中国由纺织大国向强国转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4:45 上海证券报 | |||||||||
配额放开后的纺织品市场并不平静,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在经历了头两个月的高速增长之后,美国、欧盟便接二连三地开始发难: 2005年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定执行委员会(CITA)4月4日宣布启动针对棉制针织衬衫(338/339)、棉制裤子(347/348)以及棉制和化纤制内衣(352/652)等三类中国纺织品进口的保障程序;4月6日步美国后尘,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
部分纺织品出口数量激增使得美国特保调查再次启动 事实上,自去年12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颁布临时禁令禁止美国以"市场扰乱威胁"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使用"特保"措施以来,以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商协会(USA-ITA)为代表的利益团体就与美国纺织协议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CITA)等为代表的利益团体各执一词,展开了对中国纺织品出口是否加以特保限制的拉锯战。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临时禁令颁布基于的最重要理由就是CITA做出的启动特保调查裁决是根据"想象中的未来威胁"而非事实推断做出的,也就是CITA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就贸然启动特保程序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此次CITA等卷土重来,是在掌握大量进口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重新启动特保调查程序的:在配额取消后的两个月间,中国对全球出口纺织品服装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对美国出口创汇25.0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26%,美国已经超过中国香港、日本成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第一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对美国出口的部分纺织品甚至出现了高达十几倍的增幅,因此我们认为针对某些数量增幅特别巨大的纺织产品,特保条款最终实施的可能性很大。 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的行动指南来势汹汹 紧随美国之后,欧盟委员会于4月6日公布了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行动指南,与美国相比欧盟制定的启动特保程序的框架更加宽松,在条款上,只要进口量达到规定的预警区域的数值,欧盟委员会就启动特别保障措施调查,而且对增长率的规定比美国更加具备操作性;在最终结果出台程序上,欧盟允许有关当事人在21日内提交其观点,并在60日内完成特别保障措施调查以及与中国的非正式磋商,与美国90天的裁决时间以及120天的磋商时间相比,欧盟的时间显得更加紧凑和难以应对。 特保措施实施将加速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特保措施的实施一方面抑制了中国在最具竞争力的服装生产制造领域的优势在基于平等互利的贸易环境中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剥夺了广大进口设限国消费者享有来自中国质优价廉纺织品的权利。 尽管如此,中国纺织企业在劳动力资源、原料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仍然决定其在国际纺织品生产布局中的最重要地位在较长一段时间很难改变。若是美国、欧盟这种数量性限制措施最终实施,将迫使中国纺织企业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以冲减数量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途径或者是向上游的面料研发拓展,或者是向终端的产品设计、品牌塑造延伸,或者是在物流环节提供增值服务,而这些都是目前纺织服装强国攫取高额利润的关键所在。 中国纺织企业向高附加值环节的转变必将加速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