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欧美贸易设限对纺织业影响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13:03 商务部网站

  出口数量急剧增加而价格直线下降,取消配额后的中国纺织品在世界主要纺织品贸易大国掀起轩然大波。目前,欧美市场纷纷就中国纺织品出口设置限制,由此开展的磋商和争论仍在继续。

  特邀嘉宾:光大证券研究所 李婕

  纺织品贸易摩擦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目前进展如何?

  李婕:进入2005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对外出口表现出强劲势头。据统计,2005年1-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达到接近30%的水平,远高于2004年同期17%的增幅,对原设限地区出口增幅达到75%,远高于对非设限国家的出口增幅,尤其是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增幅分别达到81%和70%。但与此同时,在出口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价格却依然未能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1月份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女式衬衣和罩衫等产品的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两倍以上,而出口价格却大幅下跌了41%。

  中国厂家不用再将半成品输到其他国家再加工出口到欧美,而改由直接出口也是造成出口增速过快的原因之一,但配额取消后市场空间的扩大是导致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美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自2005年1月1日起,全球取消纺织品贸易配额制,世界各国均预期中国将成为后配额时代最大的赢家。世界主要市场1、2月份数据的逐渐公布,已引起部分国家纺织行业的恐慌,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的纺织界限制中国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商务部3月21日宣布,将于4月开始对进口服装和其他纺织品实施特别监测措施,这项措施使得美国海关对进口纺织品的监控预警期从6周缩短到了2周,以便能更迅速出台保护措施;2005年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决定自主启动对从中国进口的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棉制及化纤制内衣的保障措施调查;美国五家服装和纺织品贸易协会以及工会组织4月6日联合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限制中国14大类纺织品服装的进口,14类产品范围涉及棉和人工纤维非针织衬衫、棉和人工纤维运动杉、棉和人工纤维胸罩、棉和人工纤维成衣、合成长丝织物、人工纤维针织衬衫以及人工纤维裤子,这些产品占2004年美国进口中国纺织品服装总额的8.1%。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联盟执行主任奥吉·坦特罗称,美国纺织业在今后几周内将提交更多的申请,直到美国和中国达成协议,将中国输美纺织品和服装的增长调节至一个合理的水平。

  同样受到取消配额冲击的欧洲纺织品生产商也在游说各国政府,对中国纺织品实施保护性限制措施。从4月1日起,欧盟启动新普惠制,包括纺织品与鞋等在内的我国16大类50个产品的出口分别不再享有相应的关税优惠;欧洲服装和纺织业联合会3月10日宣布,已经正式要求欧盟委员会对来自中国的12类纺织服装产品启动特别机制,以保护欧盟国家服装纺织品厂商的利益;4月6日,欧盟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各类纺织服装类产品设立预警区,一旦进口数量进入预警区,欧盟委员会将会自行或应成员国政府要求进行调查,并与中国方面进行非正式磋商。

  纺织品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李婕:针对美国特保的提出,我国可以举出很多理由来反对,如80%--90%利润被美国零售商获取、美国50%棉花产量销往中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也无法保护美国纺织产业,因为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纺织品也会对其出口、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解决了大量美国就业人员等等。

  根据美方纺织品特保程序,只要中美双方在为期最长可达90天的磋商期内达成协议,美方是否最终设限及如何设限均按协议内容执行。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已经明确表态坚决反对欧美的贸易壁垒并正在积极组织对美国对我国三类产品设限的应对。在CITA权衡利弊对特保申请作出肯定性裁决后,中方想要在磋商阶段全盘推翻裁决结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相比之下,利用前面列举的理由通过磋商设法使美方提高限制幅度却是存在谈判余地的。

  美国国内要求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主导力量是纺织品服装制造商,但纺织服装零售商却对中国产品设限持反对态度,他们一再指出,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已经受到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的威胁,而自由贸易本身对美国消费者有利,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并不能保护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工业,只能使美国的此类产品生产不断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美国纺织业及其相关行业中另一派声音的呼吁也将对我国起到有利的影响。

  欧盟贸易专员近日表示,不完整的贸易数据意味着欧盟暂时没有理由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曼德尔森也表示,虽然在6月份前不大可能采取行动,但欧盟原则上已准备好启动制裁机制。

  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欧美对中国纺织品政策转折出现的条件是:欧美零售商和消费者团体谈判能力增强;美国农民意识到中国纺织品大量出口对其利益的正面性;欧美纺织品服装产业主动进行产业转型。从近期来看,欧美贸易壁垒将层出不穷,但应该看到,对手的恐慌是自身强大的镜像,这种现象正是我国纺织业强大竞争优势的证明。

  针对欧美的贸易壁垒压力,我国政府有可能采取更多的主动限制措施。前期,我国已实施了对部分服装产品从量加征出口关税,自3月1日起对向美国、欧盟出口的部分服装实施出口自动许可管理,颁布市场准入名单,提高纺织企业门槛等主动限制措施。随着欧美贸易壁垒压力的增大,考虑对部分服装出口设定最低限价等类似的措施有可能会加快出台。

  小张老师:欧美国家设限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将产生什么影响?将改变后配额时代对纺织品行业的乐观预期吗?

  李婕:针对贸易壁垒的盛嚣尘上,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欧美等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进行的壁垒措施,随着出口量的增长贸易壁垒必然会出现,但特保、反倾销等措施只是个别国家针对个别品种的产品进行的自卫措施,不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走向。2005年我国取消配额的纺织品类别为126个,欧美针对其中某几类产品的局部设限难以影响大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势头是谁也挡不住的,贸易壁垒只能在短期内对纺织品出口造成一定的麻烦。

  随着配额的全部取消,全球纺织品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纺织业凭借较强的比较优势有望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贸易壁垒只是期间出现的一些波折,只是上升通道中的一点问题,受益于配额取消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变化。纺织品作为竞争性产品而非创造需求的产品,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增必然导致竞争对手出口的下滑和进口国相关产业的受损,因此欧美提出特保是意料之中的,这些壁垒虽然会抑制我国纺织业的受益程度,但不会使配额取消带给纺织行业的机遇产生质的变化。

  我们认为,全球贸易一体化、自由化是大势所趋,贸易壁垒只能在短期存在,长期来看必然消亡。针对我国的特保条例至2008年有效,虽然在中美WTO协定中也规定了有效期12年的一般产品保障措施,但与特保措施相比,该条例因较难满足条件而难以付诸实施。而其它一些限制措施如反倾销、生态贸易壁垒以及SA8000等虽然也将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出口增长方式的改变,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子站)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