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软黄金”出口未见黄金效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09:00 商务部网站

  走出价格纷争又遇品牌尴尬

  中国生产了世界上80%的羊绒原料,羊绒制成品出口也稳步增长,但在国际羊绒制成品市场上,却难觅那些响当当的国产名牌。

  从12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羊绒论坛”上了解到,尽管我国羊绒
产业已开始走出简单依靠原料出口、价格大起大落的纷争格局,但国际品牌的缺乏却成为中国羊绒产业的又一尴尬。

  羊绒作为一种高档纺织原料,素有“软黄金”、“钻石纤维”之称。根据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提供的资料,世界上最好的羊绒出产在中国,中国是世界羊绒原料第一生产大国,羊绒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

  长期以来,由于市场不成熟、缺少规范与协调,我国羊绒产业出口一直以原料为主,并在价格纷争中大起大落。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绪岷告诉记者,1988年、1994年和2000年,我国爆发了三次羊绒“价格大战”。当时原绒价格最低时跌破成本价,最高时超出成本价四五倍。“价格的暴涨暴跌,不仅严重损害了牧民的利益,也使生产企业面临很大风险。三次价格的大起大落,使不少企业破产。”

  近年来,我国羊绒原料出口不再增长,价格也基本稳定,而制成品的出口开始稳步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994年以前我国生产的羊绒有85%出口,到2004年这个比重下降到40%。与此同时,我国羊绒制成品出口不断增长。以2004年为例,羊绒围巾出口3.867亿美元,增长44%;羊绒衫出口3.395亿美元,增长49.8%;羊绒纱线出口2.483亿美元,增长60.8%;而作为原料的羊绒及无毛绒出口2.3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近7%。

  但曹绪岷指出:“我羊绒制成品出口的增长,一方面因素是国内本土企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许多海外羊绒加工企业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一些国外著名大企业在中国进行合资合作,加强了国内生产的能力。而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属于中国企业自己的品牌却基本没有。我国出口的羊绒制成品,要么是外资企业的品牌,要么是国内企业接受国外订单进行的贴牌生产。”

  宁夏中银绒业有限公司去年出口5000万美元,在国内企业中名列前茅。该公司副总经理章建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们公司出口还是以原料出口为主,制成品出口主要依靠国外订单、贴牌生产实现。”

  “从生产工艺、质量上看,国产羊绒制品与意大利、英国、日本这三个主要生产国差距不大。关键差距在品牌,国际市场目前还没有接受中国品牌。”章建武承认,“只有品牌才能让‘软黄金’真正产生出黄金般的效益。”(信息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子站)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