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市公司高管年薪:连年飙升有失公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4日 08:01 中国经济时报

    上市公司应合理看待纠正以往偏低水平性质的高管年薪增长;高管薪酬制度不能只奖不罚,必须把高管薪酬与绩效挂钩,同时确保透明度及薪酬制度制定的公平性;监管部门则应通过制度来提高其公平合理性

    从2001年到2003年,上市公司高管最高年薪平均值连续三年一路上扬,董事长、总经理持股市值增幅也成倍。已披露的年报信息显示,2004年继续“高歌
猛进”。据中证网信息数据中心统计,在截至3月8日已披露2004年年报的275家上市公司中,薪酬前三位高管人均收入约22.5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最高的要数民生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为164万元。

    上市公司高管年薪连续增长,在持续几年低迷的证券市场中显得尤其敏感。中小投资者难免会质疑,高管凭什么给自己涨工资?究竟有多少高管以自己的年薪对公司业绩负责?有专家也提出,“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应该为不良业绩负责,而不是一味地领取高薪。”在已披露的年报中,可找出不少业绩与高管年薪增长不呈正相关比例的公司。例如,云铝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2004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86%,但公司三名高管的薪酬总额增幅却高达338%,共计112万元。该公司2004年利润分配方案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16380万元。由于高管持股共116752股,现金分红的受益者当然是管理层。另外,桂柳工A(资讯 行情 论坛)2004年净利润增长8.9%,而公司前三名高管的薪酬却增长了44%。

    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何以连续几年“高歌猛进”?首先是对过去高管年薪偏低的纠正。所谓薪酬的高低,必须考虑到两大因素,即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我国企业的高管年薪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现在的“高歌猛进”是一种纠正行为。一项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33.68%的被调查企业高管对自己的年薪收入表示不满意,但超过50%的人认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年薪构成发生一定的变化。151人认为需要提高年薪中绩效奖金的比例,持这种观点的人占52.25%。换言之,企业高管希望增加变动的绩效薪酬,并以此来提高整体薪酬水平。

    公司投资人应该清楚,高管对年薪收入不满意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高管认为其价值并没有通过报酬价格公平体现,一是容易发生人才流失,高管成为其他企业高薪挖角的对象;二是潜在道德风险,有的高管通过损害投资人权益来弥补自己薪酬不够满意的“损失”。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确有能力的高管一旦因薪资不满意而流失,肯定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有的高管“跳槽”时带走一个业务团队,或者一批核心客户,此类情况的发生将使公司十分被动。因而,公司投资人需要观念转变,认识到企业留才的重要性,合理看待纠正以往偏低水平性质的高管年薪增长。

    但问题在于,高管薪酬制度不能只奖不罚。如果高管认为其拿高薪酬理所当然,也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可能进而影响到绩效的提高。2004年7月,面对股东对“联想集团为何去年盈利只增长3.5%”的质疑,联想集团主动把其7位董事当年的薪酬平均减少四成。其中,总裁杨元庆的年薪减少50%之多。可惜,能够像联想集团那样有觉悟的公司只在极少数。除非出现严重的现金流危机,大部分企业的高管薪酬属于只升不降。而且,高管虽然清楚自己增加的应是与绩效挂钩的变动薪酬,但大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有关专家认为,高管的实际情况往往是职责不清晰、授权不充分、报酬不合理。既然评估体系不健全,也就等于不具备公平的游戏规则,最终结果必然是奖罚不明。

    上市公司必须把高管薪酬与绩效挂钩,同时确保透明度及薪酬制度制定的公平性。拿云铝股份来说,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8894.50万元,公司三名高管的薪酬总额共计112万元。创造近2亿净利润,获取人均几十万元薪酬,对业绩增长的上市公司老总来说无可厚非。可当媒体垂询时,云铝股份董秘却表示“年报以外的信息不作评述”。如此神秘的高管薪酬增长,自然引起市场的猜疑。

    因而,上市公司的观念同样需要转变,监管部门则应通过制度来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公平合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上市公司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生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