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厂家开始买新粮生产燃料乙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0:00 经济参考报

  各地囤积陈化粮基本消化完了

  高成本和原料供应稳定性将考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战略

  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获悉:从今年4月1日起,安徽省将与河南和东北三省一道封闭推广车用乙醇汽油。至此,乙醇汽油的推广已经扩大到全国九省。随着乙醇汽油推广范围的扩
大,国内囤积严重的陈化粮基本被乙醇生产厂家消化完毕,现在燃料乙醇的生产很大一部分转向使用新粮。

  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并不是一个粮食供应很充裕的国家,因此用新粮来生产乙醇汽油将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生产成本难以降低;第二,新粮能否保证持续稳定供应还是个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乙醇汽油推广战略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陈化粮喂不饱乙醇企业。”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的一位官员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政府推广乙醇汽油的最初设想出现在1999年前后,当时中国的粮食严重积压,国家不仅要拿出大量资金去新建粮库,还要对库存的粮食提供每年每吨几百元的补贴,财政不堪重负。如何解决陈化粮问题是当时的当务之急。所以在几个粮食主产区,国家规划了几个大的乙醇生产项目,用陈化粮来生产乙醇,以满足试点车用乙醇汽油所需变性燃料乙醇。

  据介绍,自2000年推广乙醇汽油以来,在“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资黑龙江华润、河南天冠集团、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丰原等四家燃料乙醇生产厂家,总年产能达102万吨。这位官员评价说:“此举既有利于解决陈化粮问题,又有利于能源与环保问题。”

  随着这几年乙醇汽油推广试点范围的扩大,陈化粮也逐渐消耗完毕,乙醇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笑然介绍说,20世纪末囤积严重的陈化粮到现在已经基本被四大乙醇生产厂家消化完毕,现在燃料乙醇的生产不再全是用库存陈粮,很大一部分是新粮。而据河南省乙醇推广办副主任任文杰介绍,用陈化粮提取乙醇是解决粮食积压问题的过渡性措施,陈化粮消耗完后,必须转向新粮。

  黑龙江华润酒精厂的林明处长向记者证实,他们现在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粮,“2004年用了34.5万吨陈化粮,今年也在积极争取得到一些陈化粮,但估计不会有太多了,所以我们在一些粮食主产区都设立了自己的新粮收购点。”

  随着燃料乙醇生产原料由陈化粮转向新粮,乙醇生产企业的成本也随之攀升。“陈化粮的价格比新粮要便宜,而且陈化粮的水分要比新粮少,因此用陈化粮提取燃料乙醇的成本比新粮要低。”乙醇生产厂家们这样认为。

  为鼓励乙醇燃料生产,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在定价方面,燃料乙醇卖给中石化与中石油的价格为国家发改委同期公布的90号汽油出厂价乘以0.9111,而参照目前90号汽油的价格,国家对燃料乙醇的补贴是一吨1000元左右。对于上述四个生产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企业,国家也给予相应的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对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国家还将根据相关政策优先供给陈化粮;在结算时,保证乙醇厂每吨燃料乙醇有100元左右的利润。

  然而即便如此,燃料乙醇生产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仍旧不小。天冠集团在河南并未享受到市场垄断所带来的超额利润,反倒一直在赔本卖燃料乙醇。据了解,天冠集团主要是靠小麦来生产乙醇,生产一吨燃料乙醇的成本大致在5000元以上,如此高的成本,使得天冠在享受了国家优惠政策后仍然有亏损,并没有得到所谓的100元左右的利润。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人士说:“从目前来看,国家每年要拿出20多亿元来补贴这四个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但随着国家乙醇汽油推广范围的扩大和乙醇汽油消耗的增长,国家对乙醇的补贴负担会越来越重,根据相关政策,在未来的几年里,对乙醇生产的补贴会逐年递减,这对生产企业来说压力不小。”

  显然,单单依靠粮食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解决原料替代问题,降低燃料乙醇的高成本,是四大乙醇生产企业不可回避的难题。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使用红高梁籽、薯干等做原料提取乙醇。天冠集团早在30吨燃料乙醇建设之初就预留了一条薯干生产线。而且已与老挝达成协议,将在老挝建立木薯生产基地。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这些原料成本比用粮食酿造还高。

  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要求广西、广东两省区着手研发车用甘蔗燃料乙醇,若技术攻关成功,成本控制得当,我国采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