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警示止痛药风险事件看中国药害危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09:08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12日电《中国青年报》今日刊载评论指出,4月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警示,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等21种消炎止痛药,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该局已要求这些药品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加入黑框警示。消息甫出,舆论哗然,公众质疑:为什么这样的警示不是由国内权威机构发布,而是来自境外?我们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为什么老是慢半拍?
药能治病,但也可能产生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等,这叫药品不良反应,也称为“药害”。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500万到1000万的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严重者可达25万到50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以及接连发生的“PPA事件”、“安乃近事件”、“芬必得事件”,让诸多业内人士惊呼,“药害”已经危及百姓用药安全的“大堤”,构建中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机制,势在必行。 事实上,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但有多少家医院、多少家制药企业、多少家零售药店严格执行了这些规定呢?数字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中国消费者报》曾报道,1989年至1999年的十年时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总计4000余份,2000年收到的报告达4700多份,超过了前10年报告的总和,之后连年翻番,去年达到7万多份。 尽管如此,对照每年每百万人口应有200份到400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国际标准,中国2004年的每百万人口报告数不足60份,仅为标准的1/5。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报告,约99%为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本达不到风险管理目的。更为关键的是,在实际执行药品不良反应强制报告制度中,企业的报告数只占总数的1%,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90%以上。 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少,并不代表用药水平高,更不代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是反映了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责任的缺失。面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我们能奢望企业的良知与责任吗?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监控药品不良反应机制和办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建立严厉的惩罚性赔偿措施,建立药害事故补偿机制,让违规者无处藏身。(青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