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广军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低迷,中国SUV市场也从连续两年的“井喷”步入了调整期。
根据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SUV市场销量为21万辆,比2003年的销量仅增长17%;而从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近期公布的前两个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产SUV的销量为17948辆,同比下降了26.8%,为国产乘用车中跌幅最大的车型。
其中,低端SUV的销量进一步放缓,部分曾经风光一时的品牌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中高端的SUV品牌则表现出了凌厉的后劲,进一步占领低端品牌的市场份额;甚至部分以低端SUV起家的品牌,在今年也推出了其终端产品,并明言将会把销售重心转移到中高端市场。整个中国SUV市场呈现出向中高端靠拢的趋势。
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乃是由SUV的产品特质所决定的。SUV从诞生开始便是高端轿车与高端越野车的结合物,追求的是轿车的舒适性与越野车的通过性,这需要企业有过硬的技术、设计、资金实力来作为保证。所以,SUV很难在价位上维持较低的水平,从严格意义上来讲,“SUV”与“经济”在概念上是自相矛盾的。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所说的:“如果一味追求过低价位,比如10万元以下,那么SUV产品很可能就会既没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没有越野车的通过性,而只有一个虚的SUV外壳,这样的产品迟早会碰钉子。”
此外,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也成为了低端SUV低迷的原因之一。一位著名经销商的言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真正开得起价值几十万元SUV的那些消费者,大多是公商务用户,他们对油耗、油价等因素并不太敏感,但是15万元以下低端品牌的目标群体多为私人用户,他们对车的选择,受油价影响的抑制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
“不但在乎怎么买得起,更在乎怎么用得起”。这是目前消费市场最流行的一句话,SUV的市场变化侧面折射愈加成熟的消费阶层开始越来越关注售后的品牌实力和使用成本。因此,业内有人认为,我国SUV正在还原SUV高档、高性能、高价位的本来面目,单靠低价打开市场的时代显然正在过去,凭借品牌争天下的时代将正式到来。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4月12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