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频让利折射券商信用待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11:31 上海证券报 | |||||||||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大打安全牌 近期,新的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纷纷获批。尽管券商集合理财攻势如潮,在市场引得不小震动,然而综观这些理财产品的设计,有一个现象却不得不引起注意,那就是信用正成为券商软肋,即使是业内优质券商也不得不花费大成本重建投资者对其的信心。
截至目前,已有5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募集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其中一只正在推广期和发行中,一只已经结束推广期、获准成立。这5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管理人分别是光大、广发、长江、中信和东方,这五家证券公司均是业内的优质券商,已获创新试点资格。 从他们管理的这几只理财产品的设计内容来看,投资人资金的安全性是各产品首要强调的。并且在收费和隐性保本等条款的设置上,可以看出,各家创新试点券商重建信用的良苦用心。 由于以往不规范的委托理财的影响,一谈到"证券公司",投资者的印象往往是"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这种负面印象不仅影响了一些信誉良好的券商的定向理财业务,也波及到了新的创新试点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据某些新的集合理财产品的推广人员介绍,有时业务很难开展,投资者就是担心拿不回自己的资金,所以他们宁肯不要高收益也愿意购买国债等安全性极高的金融产品。 针对这一情况,创新试点券商在各自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中,不约而同地都大打"安全牌"。为向投资者充分保证其资金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安全性,集合理财产品都设计有多重保障。其一,投入自有资金,率先承担损失;其二,潜在保证一定的收益;其三,资金存放在托管银行里,资金投向多种产品上,充分分散风险。 就公开信息来看,这5家证券公司向集合理财产品中投入自有资金的就至少有3家。光大证券投入2亿元,是产品规模的10%;长江证券投入1亿元,认购投资者认购规模的5%;东方证券也将投入计划的10%的自有资金。 除了要以自有资金先行承担损失之外,各集合理财计划的一大卖点还有管理人最大程度地让利,潜在保证客户收益。一方面,在收益率上优先保证客户收益,另一方面,在费用收取上,管理人也给自己设置了相当苛刻的条件。普遍来看,几只集合理财计划费用收取较低,并且在给客户保证一定的收益率情况下,优先以自身的管理费弥补损失或者从管理费中提取一部分金额作为风险保证金。谈及"让利"的初衷,券商也很无奈,就是为了在券业信用危机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的吸引投资者。 当然,券商为此不得不付出相当大的成本。若按3年的集合计划存续期和普通存款利率来粗略计算一下,单是管理人的自有资金的成本将达到数百万元。而管理费上,券商能拿到手的还不得而知。即使已经成立的广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号,相关人士表示,能得到的管理费充其量也只是580万元,这还不算管理人自身相关支出。 优质券商并没有因为被贴上"创新试点"的标签而免于承担整个券业的信用危机,因此他们也不得不去承担重建信用的成本,尤其是越早开拓市场的人承担的成本越大。 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业务上的这一悖论,的确值得业界人士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