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企业的“精神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09:16 中国企业报

  周云龙/文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譬如,认真、敬业、勇敢……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生产系统,所以,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要有点精神。

  关于企业精神,我们并不陌生。譬如,团结务实、文明优质;诚信、团结、务实、发展;求实、奉献、开拓、创新;团结、诚信、高效、创新……

  恕我愚拙,“精神”见得多了,非但未被感染,非但不受激励,反而越来越觉得那些精神有些“病态”了。

  一曰“千篇一律”。某地对辖区内近百家企业的企业精神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96%的企业精神都是“四词八字”式的,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是:“团结”、“创新”、“务实”、“诚信”。

  二曰“无的放矢”。企业精神是企业的行动准则和精神动力,它体现着职工的精神风貌,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不过,现在的企业精神名曰“创新”,本身却并无创新;名曰“务实”,本身却并不贴近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生动实际,缺乏针对性、激励性。

  三曰“高空作业”。企业精神出台之初,可谓“轰轰烈烈”,又是调查、又是讨论、又是座谈、又是征集、又是评选,然而在热热闹闹的企业精神大讨论之后,“精神”往往便开始“墙化”而不是强化。

  企业精神应当生长在人民群众中间,是人民群众需要的,人民群众理解的,不是从观念到观念的过程,而是一种实践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之中。

  IBM公司的企业精神是“IBM等于服务”;英国航空公司的企业精神是“我们要成为会听话的企业”;森达集团的企业精神是“视今天为落后”。这些简洁形象的语言揭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魅力,也成为激发员工主动性、积极性的恒动力。

  现在一些地方提出的“企业精神”往往没有针对性,没有贴近性,没有激励性,只习惯于个别词句的推敲,乃至生造出一些生涩拗口的词来,如“博雅”、“厚业”、“举信”、“创益”、“创世”——这种种背离了人本取向的企业精神,最后只能沦为无聊的文字游戏和空洞的形象工程。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