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朗科的意义与海信的烦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1日 09:10 中国企业报

  王丰斌/文

  记得在去年底,就有专家发表言论称,2005年中国企业要小心国外知识产权大棒。果不其然,近一段时期,国内外的知识产权诉讼颇为密集,像日立在美国加州对南方汇通提出诉讼,诉称南方汇通侵犯了日立GST硬盘机的多项产品专利权;美国SigmaTel公司在德州对珠海炬力所谓“侵犯了其MP3播放器系统级芯片控制器的多项专利”也提起诉讼
;春节前夕,中国一家著名的家电厂商收到来自美国的诉状,称其生产的VCR\TV存在侵权;还有法国汤姆逊提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动337调查,称来自明基及其3家子公司的LCDTV、LCD显示器及相关零部件侵犯了其知识产权。

  这样的知识产权诉讼罗列下去还会有一长串,其中最为外界关注的是海信商标被抢注又遭诉讼的事件。西门子下属公司——博世-西门子几年前就在德国抢注海信“HiSense”商标,在索要高达4000万欧元的商标转让费未果后,最近又发难将海信告上了法庭。除海信商标被西门子恶意抢注外,西门子还抢注了6家中国企业的商标。西门子作为世界级大公司竟然也作出让国人看来如此非君子的举动,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道义谴责。有媒体分析,它反映了跨国公司滥用市场优势和知识产权的现象,意在阻挡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跨国公司的手法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产品的技术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贴牌”生产。你可以使用我的技术类知识产权,但是你用到哪里,我的收费就跟到哪里;另一种就是品牌产权,把中国的优秀品牌在不同国家抢注,剥夺这些优秀品牌在国际市场空间中的生存权利,根本就不给中国企业进入的机会。如果中国的品牌生存权只局限在本国市场,那么这样的企业就永远长不大,也就永远不能形成对跨国公司的威胁。跨国公司如此处心积虑遏制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成为他们手中最有效的一张牌。

  近日,还有一条知识产权诉讼的新闻同样值得关注。一家中国企业朗科扯起诉讼大旗起诉索尼、SUNDISK等跨国公司。当很多中国企业有钱都不愿意交专利费时,朗科没赚钱也要满世界去申请专利。朗科创始人邓国顺和成晓华都曾任职于新加坡飞利浦公司,这段任职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他们也秉承了飞利浦的一些“基因”——在欧盟彩电反倾销案中、在欧盟对中国市场节能灯的反倾销案中、在DVD专利费事件中,都是飞利浦率先向中国企业发难。朗科的法律架构就是克隆了国际化大公司一套成熟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产品研发前先进行全球专利检索,找到空白领域进入;在产品进入实质研发阶段同步开始专利申请,专利圈地;在核心专利周围申请外围专利,建立立体保护网;专利全球范围内申请保护,将专利作为盈利手段而不是成本负担等等。据此有人评价朗科是中国公司中第一个学会经营专利的。朗科的所作所为在国内企业界看来确实颇有些另类,加上这几年朗科针对国内企业的一些诉讼,使得外界对“进攻者”朗科也是褒贬不一。不过,现阶段朗科存在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代表了国内最早一批建立法律风险防火墙和知识产权战略体系的企业。

  再反观海信与西门子的品牌纠纷,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品牌管理缺乏战略规划,对自己品牌在国外的生存权没有法律准备。就连最先走向国际市场的很多家电企业,所谓的品牌管理实际上仅仅局限在营销面的用户关系管理上,品牌海外的法律生存权根本没有规划,只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想起来补救。

  中国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成长期,一大批企业开始步入国际市场,由于自身素质和传统观念等原因,这些企业正经历着一段知识经济时代的“阵痛”,尤其在信息、电子、通讯和医药产业等领域尤为突出。也许,我们将不得不挨过一段时期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大棒的打压,这是国内企业必须经历的“成长的烦恼”,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对那些挥舞着知识产权大棒的人少一点道德上的义愤,多准备一些盾牌,练好内功,做好企业发展战略上和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的必修课。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