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拟分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 00:25 亚太经济时报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加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许多经济学家对世界政治经济走向多元化背景下的未来世界货币格局作出了大胆的预测,人民币国际化呼声渐高。究竟人民币离国际化还有多远?

  成为国际货币的最大收益是分享国际铸币税(seigniorage)。输出一定的人民币纸币,意味着换取实际资源的进口,这些由货币发行者凭借其发行地位所获得的利益几乎没有什
么成本可言。铸币收益年均料25亿美元过去20年里中国取得了惊人成就,经济有了快速、稳定的发展。未来20年可望取得同样的成绩。如果考虑包括祖国大陆和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中国台湾组成的大中华经济体,我们不难发现其GDP是仅次于美、日、德的第四大经济体;其国际贸易仅次于美、日;其国际储备是全球首位。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东亚大中华经济体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表现在货币领域,多元化的货币格局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相一致。许多经济学家的看法是人民币先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再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人民币在东亚大中华经济体内的区域化特征已逐渐显露。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钟伟教授粗略估计了人民币区域化可能获得的铸币收益。假设铸币税等同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储备需求,2010年铸币收入为152.8亿美元,2015年约为224.6亿美元,2020年约为300.2亿美元。中国将因人民币的国际化获得的年均铸币税收入至少可稳定在25亿美元左右。国际化三步走人民币国际化到底有多远?还很遥远。中国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一、1994年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有条件自由兑换,1996年12月1日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至今资本项目下的兑换仍然受到严格管制,离实现人民币经常和资本项目下的全面的自由兑换还差之甚远。二、中国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37%升至2004年的60%,尤其是1994年以来中国外贸依存度一直维持在40%以上水平,远高于同期美日两国20%左右的水平。因此,全球经济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的产生较大的扰动,这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开放资本项目的顾虑。并且,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需要保持持续的贸易赤字,因为一国货币对国际经济的供给是通过贸易赤字方式实现的。这意味着一国就业岗位向海外的转移。这对中国而言是不可承受的。前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曾多次表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没有时间表。三、1993年至今,中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金额一直保持每年数百亿美元的高水平,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仅为每年数十亿美元,两者相差悬殊。四、中国金融体系还十分脆弱。2003年四大国有银行不良债务率为25%,约3万亿元的呆坏账,是全国GDP的30%。然而谁也无法否认,人民币区域化已逐渐成为事实。正基于此,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分三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实现人民币在香港和澳门的国际化,建立人民币香港离岸中心,其标志是人民币最终成为大中华经济体的统一货币。第二阶段,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第三阶段,实现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化,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主要储备货币之一。香港将成为离岸中心香港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扮演着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由于香港和中国大陆两地间经济活动与民众的频繁交往,人民币早已成为香港的“第二货币”。根据瑞银华宝公司所作的测算,2005年香港市场上人民币规模会达到1570亿元,若国内游客把法定所携带的人民币全部花在香港,则2005年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会达到3130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的测算显示,实际沉淀在香港的人民币超过700亿元。这是任何金融机构,任何监管者都不能忽视的规模。因此,允许人民币在香港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已不仅是由政府有意识的主导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可看作在市场需求推动下的自发过程。在香港建立离岸金融市场,进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尝试,可以看作一种很好的选择。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具有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种种有利条件,如稳健而且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及时的信息流动、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人才积蓄、高效的金融监管等。随着CEPA条款的落实,人民币在香港流动量会急速增加,这些都为香港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有不少学者认为在内地和香港金融体制大不相同的情况下,把香港建成人民币离岸中心,会给内地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实际上这些冲击是相当有限的。首先,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可提前释放人民币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风险。其次,境外人民币存量难以和中国大陆各口径人民币的存量相提并论。此外,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是内源性的,银行业风险和有缺陷的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风险的最大来源,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的流动尚难以触发金融风险。央行行长周小川的一段讲话或许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香港离岸中心的未来。他认为,在汇率实现充分浮动之前,有几件事要做:一是贸易放开经营大体比较充分,服务贸易比较开放,二是资本项目过度管制得到消除,使市场能真正起较大作用,三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大体迈出步伐,主要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在中国政府认为以上问题不再是大问题的时候,并有能力调控货币流量的时候,也许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成立才真正离实现日期不远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离岸中心的设立是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的重要尝试,而且这种尝试是非常必要的。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