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清明馃香情悠悠(古镇风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8日 10:55 人民网-市场报

  言明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但在我们浙南乡村,每年清明节,家家户户却都要做清明。清明于我的诱惑,年少在老家时,只是那碧绿香软的清明。但后来我却慢慢地懂得,那不仅仅是一种美食。

  清明节前,母亲叫上内屋的阿婆,一同去采摘“夹曲”,我就知道快要吃上清明了。“夹曲”,就是“鼠曲草”,我们这里的方言这样叫着,是做清明的原料。

  在浙南乡村,春天一到,天气一暖,在田间地畔、沟谷坡坎,“夹曲”就拱土而出,始而星星点点,尔后团团簇簇。清明时节,来到田间地头,只须一把剪子,不用多久,就能采上满满一篮。

  那时,当母亲提着一篮“夹曲”回家,我和妹妹仿佛就已闻到了香。因此在母亲让我们挑拣时,我们就显得格外认真。到河里洗“夹曲”,我们也抢着去。小心地翻动着竹篮中的“夹曲”,满篮子的翠绿在水中飘动,使我们忘了春天溪水还有些寒冷。

  清明前一天,母亲早早起床,就烧开一锅水,把采来洗净的“夹曲”倒入锅内焯。在滚烫的锅中,身披白绒毛的“夹曲”,摇身变得碧绿。从锅里捞上“夹曲”,母亲把它揉成小团,挤去水分,就等着用它来做清明团。

  做清明团,主料当然是米粉。根据口感软硬的需要,拿糯米及粳米按比例配好,用水浸泡透,然后沥干,拿到水碓房舂捣。这样捣成的米粉,特别绵软。把“夹曲”团舂烂,倒入米粉,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又开上水碓,直到清明团被捣得又软又韧,这就可用它来做清明了。

  做清明的那些天,家家都是热闹的场面。我家做时,内屋的阿婆,邻居大婶都来帮忙。阿婆的手艺最好,分成小块的团,在她手中随意一按,即刻变成薄圆饼,中间放上馅,手再一捏一按,一个就做成了。做好的清明,垫上一截箬叶,放入蒸笼里蒸。灶火烧得呼呼作响,锅里烧开的水翻腾着,厨房弥漫着水蒸气,散出阵阵清明香。我们早已垂涎欲滴,一等清明出笼,也不怕烫手,拿起来就吃。这回母亲是不阻拦我们的。阿婆看我们猴急,会说:可不要把吃光,你父亲还没回来呢。父亲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日子不多,清明这一天,他都要回家,这是春节后的又一次家人团聚,也算其乐融融。

  我家和阿婆住的是同一幢房子,阿婆住在内屋,与我家仅一板之隔。虽然阿婆寡居在家,但她是见过世面的。她有一个儿子在外省一个城里工作,阿婆曾到那里住过,她住不惯,还是回了老家。我曾问阿婆那儿有没有清明,她说有,但就是没有我们这儿的好。清明节一过,我家的子早早就吃完,可阿婆家的好像吃不完似的,节后三五天也还会有。这时,阿婆都会给我们几个,说这是特意留着的,现在给你们吃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阿婆给他儿子留的,她盼着儿子每年清明都能回家。上世纪到了80年代中期,海峡两岸有了通信,才知道阿婆还有一个女婿在台湾。阿婆把女婿寄来的全家福照片拿给我看,显得十分幸福满足。阿婆说,女婿任公职,不能回来,不然就能吃上她做的清明了。

  父亲早年去世,住在城里的我,清明节回老家给父亲上坟,母亲总要说清明多拿上几个,你爸喜欢吃。前几年,也是清明节,回到老家,阿婆见到我后说,给我写封信给台湾的女婿。她女婿原说退休后回老家一趟,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没有回来过。阿婆说,给我问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吃清明,今年我又给他留着。也就在那年秋,阿婆因病去世。阿婆和女婿,从1948年离开后,就一直没有再见面。原来阿婆一直念着女婿,以前她每年留着的清明,其中有一份是留给台湾女婿的。

  春到人间草木知,清明无客不思家。我想,今年清明回乡下老家看望母亲,除了给父亲上坟外,还要到阿婆的坟上去看看,我要告诉阿婆,她女婿在台湾也是会有清明可吃,因为游子离开家乡再远,心和母亲会永远相连,老家民情风俗那是烙在心头的印,怎么褪也褪不掉的。

  《市场报》 (2005年04月08日 第二十七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