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美贸易“烽火”频燃“中国制造”其实惠及多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2:0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7日电今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分析文章说,从1992年起,西方就开始出现了“中国经济威胁论”,成为某些人在出现事端时的思维定式。与此同时,更多国家则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和找到了经济机遇。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对亚太经济和世界经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

  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近3个月来,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烽火频燃,美国纺织品
和服装制造商再次向美政府施压,要求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同时,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正在审理由美国纺织品制造商推动的一起上诉案,如果美纺织品制造商官司获胜,就会对中国纺织品设限问题构成某种法理依据。

  另据4月4日来自美国的消息,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以及棉制和化纤制内衣等三类纺织品自动发起特保调查。

  国际贸易过程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过程,其间不同的利益实体会出现矛盾和冲突。相关国家在处理有关纠纷时,必须在有关国际贸易的规则和规定下行事,根据全局利益平衡处理争端,才可能争取多赢局面。否则,在个案上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态度,就可能引起各种连锁反应,使当今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运转失灵,各方均受其害。

  以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一案为例,中国对美出口的纺织品,又便宜又好,受到美国消费者的欢迎。从产品的价值链条看,美国的进口商、分销商赚取了利润的大头,他们是得利的受惠者,对美国整体而言,中国纺织品等对美出口,大大减缓了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从全局来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多数人受惠,国家受惠。

  美国的纺织品制造商面对中国产品竞争感到压力,感到受到伤害。一方面,这是一个事实;另一方面,这是在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配置和转移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对美国的纺织品制造进行单项保护,恐怕会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首先,这种贸易歧视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有关准则和规定,将损害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恶化中美贸易气氛,对中美之间的其它贸易产生连带影响。

  其次,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办法并不能挽救美国的纺织品制造业。美国的这一行业总产值占美国GDP总量不足1%,就业人数约80万,尽管美国政府对其的保护度很高,仍呈勉力支撑之态。美国纺织制造业的竞争力不足,是由美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决定的,并非中国产品之过。没有中国产品,也会有其他国家产品。美国也有贸易专家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保护的夕阳产业。中国围棋上有个说法,“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美国在纺织制造业上“恋子”绝不高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才是上策。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对一个国家如此,对世界也是如此。囿于局部短期利益,人为阻碍“货畅其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最终是于事无补,反受其害的。美国应该在这种基本认识上比较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制造”。(黄晴)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