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茶坊:如何抵御油价“冲击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2:0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吴学安

  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牵动着世界经济最敏感的神经。业界人士称,由于石油需求增加而可供利用的剩余生产能力极为有限,油价近期大幅度回落不太可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世界经济年增长速度就会下降0.3个百
分点。但尽管近两年来,油价一直在高位运行,似乎并没有对整个世界经济走势造成明显影响。值得关注的是,面对高油价的冲击,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的承受力和抵御能力差别迥异。

  高油价之所以不如从前那样对于世界经济具有“杀伤力”,是因为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过渡结束了油价的支配地位。富国的经济已经摆脱了制造业的重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不容易受油价影响的信息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国际油价持续飙升,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却不可小觑。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目前中国对石油的消耗已经超过俄罗斯、德国、法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石油消费国,在世界石油生产国的排名中,中国以1.7亿吨的产量低于俄罗斯、沙特、美国和伊朗,居世界第五位。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10年,中国每天的石油进口量将增长一倍,达到400万桶;到2030年,预计中国每天将进口大约1000万桶石油,几乎与美国目前的石油进口量相当。专家认为,中国不应该回避油价高位运行影响GDP的话题,还应该借机提高国家的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尽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完善石油价格定价机制,使石油价格真正成为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实时信号;加快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及现货市场建设。

  不言而喻,经济的迅猛发展将让中国的石油战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中国长远石油战略的影响远远大于对中国短期经济的影响,石油储备等措施其实应对的是短期石油波动,而真正做到长期抗拒石油风险,就得在节油、替代、提高油耗效率等方面下功夫。现在国际油价高企,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在石油供需方面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长远来看,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采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新能源,强化节能措施等多管齐下的手段,切实降低经济增长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才能有效地应对油价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