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企业管理的“捕食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7日 11:02 中国企业报

  自然界中的捕食是指某种生物消耗另一种其他生物活体的全部或部分身体,直接获得营养以维持自己生命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自然选择总是倾向于使动物从所发生的行为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即所谓的最佳摄食问题。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捕食者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捕食策略。这些捕食策略对于研究企业间的关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路。

  精明捕食假说与企业间的合作

  在一些动物中,个体通过占有领域而排他性地独占一部分资源,并会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不是为了种群的利益)而节省食物资源和不进行过捕,因此成为精明的捕食者。提出“精明的捕食者”的观点认为:捕食者在进化过程中,能够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对猎物不造成过捕。

  长期进化的结果,人类有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明的捕食者,以便避免由于过度利用资源和过度竞争而使自身灭绝。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特别是新组织形式的虚拟企业的合作现象是一个充分的例证。在经济学的视野中,合作双方是否有诚意或有多大的诚意并非单纯的人性问题,而是一个成本问题。对“囚徒困境”模型的分析表明,个体理性的冲突造成了集体的非理性,合作一般是不可能的。但处于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越来越多地寻求合作,其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在于合作能带来利益。特别是对于像虚拟企业一类的组织形式。有专家指出,“虚拟企业队伍中的成员,必须以互相信任的方式行动,如果没有相互信任,这些成员无法取得成功,顾客也不会同其开展业务。”

  对形成机制对企业特别是虚拟企业的合作行为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企业合作行为的产生是博弈的结果。在单次博弈中,参与人总有动力使自己偷懒,让别人努力工作。当双方参与人都持有这一观点时,均衡结果将是非合作。而在重复博弈中,特别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每一个参与者都会因为想获得长期的合作利益而在开始时树立一个合作的形象(使对方认为自己是喜欢合作的),即使其在本质上不是合作性的,所以,合作成为均衡解。重复博弈理论认为,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企业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会约束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建立合作的信誉。现代生态环境下的企业在其组织生命周期内,都需要与外部合作,合作网络也相对固定,这样,某一企业在一次具体的合作过程中采取偷懒的做法,会获得暂时的利益,但其也同时在网络中暴露了不合作的面目,从而降低了其在下一个项目中与其他企业合作而获得长期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按照声誉模型,单个企业会基于其理性的判断树立合作的声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生态环境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即虚拟企业的合作行为实际上是企业基于个体理性判断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超前进化假说与“小的是美好的”

  猎物的超前进化假说认为,稳定的捕食者——猎物系统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猎物总是比捕食者超前一步进化。兔子比狐狸跑的快,是因为兔子快跑是为了活命,而狐狸快跑是为了获得一餐。狐狸的一次捕食失败并不构成对其生殖的影响,而兔子如果在一次与狐狸的快跑竞赛中落后就会丢掉性命,绝不会再有生殖的可能性。显然,快跑的进化压力兔子大于狐狸。所以,在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中,猎物总是超前一步适应。再者,猎物之所以比捕食者超前一步进化,还因为通常情况下猎物的世代历期比捕食者物种要短,因此,进化速度也相对更快。这一假说可以用于解释中小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优势所在。日本曾有一管理实践者提出“我的企业分家”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操作。其基本观点为:企业过大如同一大型动物,消耗高、占用多、行动不便。也曾有美国学者专门研究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条件,论述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作者简介:

  徐艳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司高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硕士生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