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物价变动的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 15:31 上海证券报

    国内经济自从1999年走出低谷以来,经过两年的徘徊,GDP由最低点7.1%上升到2004年的9.3%水平,批发物价指数也由1998年的最低点负增长3.7%回升。在此过程中逐渐显现资源类等原材料产品的短缺,使物价上升集中表现在这类产品上,并形成全球性的价格走高。在这类产品价格的带动下国内其他消费品物价指数也开始上扬,通货膨胀明显欲意攀升。公开的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3.9%,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速度比较快,PPI指数上涨了6.1%,大大高于CPI指数,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惊人,货币政策
执行年度报告显示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长11.4%,这就使最终出厂价格低于成本价格,容易引发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以往历史的数据表明,当物价走在经济增长率的下方,经济将继续增长,而物价增长的速度如果快于经济增长,就可能追赶上经济的增长,于是经济就会出现衰退的局面,因此通货膨胀会牺牲经济增长,带来了商品价格的高涨,我们需要在未发生之前及早预防。对于投资人来说要了解这种可能性是否会发生,或者在什么时候发生,可以通过了解货币供给量 M0、 M1、 M2是否过度增长来加以判断。它能够率先提示物价将会上升或下跌的趋势。即使它的变化已率先下降,则物价回落将会有一个后滞反应,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一般而言,商品市场价格走势与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呈现反向的运动,债权人将在物价上升中遭受损失与债务人减轻了债务是一种负相关的效应,随着物价的启动加速,投资人会对利率将会上升产生预期,债券的价格受之影响而下跌,故对债券市场的投资会失去吸引力。而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存在着正相关性,投资的收益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股票市场反应较债券市场要晚,利率对它的影响是间接的而且并非是唯一的,商品市场由于经济的增长与通货膨胀初期造成上市公司因为价格上涨因素导致利润增加而使业绩增长,促进了企业家追加投资,股票收益率呈现明显增长,本益比低的股票更为投资人所追捧,从而促使了股价上扬,促进了股票市场的繁荣。目前我国这个市场的走势正处于这种启动阶段的状态,当然,市场投资活动的转换并非一蹴而就的,从资金的流入到流出是一个运行的过程,市场间收益率的比较也不会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往往非理性的投机者更具有获取暴利的机会,因为市场的价值总是在严重背离和扭曲的时候才能够得到纠正,而理性的投资者则更能够把握一份安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物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