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央行此次推出的所谓房贷新政,即试图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与增加买房首付的办法来调控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以达到抑制房价的目的,各方面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多数看法都认为,由于贷款利率升幅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不可能轻易放弃房贷这块“肥肉”,房贷新政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值得怀疑。
的确,资本运动的规律是哪里有利可图就往哪里集中,对于主要以炒房为主的投资者
来说,在买房成本小于可能获得利润的时候,让他自动洗手不干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特别是眼下可供普通老百姓投资赚钱的渠道少得可怜:银行实际利率是负的;而股票市场又总是马尾穿豆腐——根本提不起来,那么只剩下炒房子了。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和需求潜力,最保守的估计买房即使不赚,至少不会让自己辛苦攒下的那点钱亏了本或者莫名其妙地蒸发掉。当然,买房来炒的资金有一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不过扣除利息,仍然是有利可图。
所以,尽管不断地有人提醒,房地产市场同样存在着种种可知不知的风险,特别是一旦泡沫破裂,买房者变成负资产,还不起银行贷款,跳楼也不是没可能的,可是“利”字当前,谁还愿意考虑那么长远呢?
这就是在央行推出房贷新政之后,不少人仍然“发疯”似的看房和买房的真正原因。就算是为了解决自己住房困难,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买房行为中所包含的投资心理。假设目前的房价不是持续上升而是一路下滑,肯定不会有那么多人急着改善住房条件,毕竟希望个人财产保值升值是每个人的合理愿望。
由此看来,投资渠道的单一和狭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高温难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为其撤火的办法也就不能光靠堵——提高买房门槛,还得设法让居民手中积蓄的资金适当分流,比如增加有效投资渠道,使大家的“鸡蛋”可以放在多个不同的篮子里。如此既可以缓解房市泡沫积攒的压力,又能有效分散居民的投资风险。
这不仅是为了平抑房价的需要,从宏观经济角度说,更是为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快点发展。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行里的各种居民储蓄存款已经接近13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数量迫切需要一个合理的出路,而品种繁多、运作顺畅的投资理财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在市场机制比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可供普通居民选择的投资理财方式是相当多的,随便走进哪一家银行,都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投资品种,比如各种形式的基金等等。即便是股市,也不只是买卖股票那么简单,还包括许多衍生投资品种的交易,投资者尽可以各取所需。
至于房地产市场,也与股市一样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投资渠道。它的波动变化,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所在地区经济走势或动态。比如香港楼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受到重创,近几年经济复苏,楼市也跟着转好,重新成为居民主要投资对象之一。正是由于社会资金可以在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才能有效地保持整体经济的平衡发展。
反观我们,银行利率变动很难,股票市场问题一大堆,其他投资渠道即使有,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也比较陌生,所以经常出现投资扎堆现象。前些年股市上升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似地买股炒股,现在房地产市场火了,又不分良莠地一股脑儿都来炒房。如此做法不仅对个人投资不利:成则一夜暴富;败则负债累累,大起大落最容易助长投资者的短视和投机心理;对于宏观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虚假的市场需求,往往是推动某些行业投资盲目增长的起因。
所以治理房地产市场,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根源,想有效控制住商品房价格,起码先得摸清房地产市场资金运动的规律,采取堵截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方能取得预期效果。否则这边的漏洞也许堵住了,可保不住问题又从其他环节冒出来。(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