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争夺、船龄老化、成本攀升,历经20年发展的上海远洋渔业正面临新挑战。
在4月4日召开的上海远洋渔业发展20周年纪念会上,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凌孔山坦言,当前有三大不利因素影响上海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素一:资源争夺日益激烈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远洋渔业竞争加速。沿海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普遍提高了渔业合作门槛,增加远洋渔业的支付成本。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远洋渔业开始瞄准全球渔业资源中的最后一块“蛋糕”———南极磷虾。据估计,南极磷虾的生物量为6.5亿吨—10亿吨。目前全球已有小规模商业捕捞,大规模商业开发还未开始。
因素二:船龄老化影响后劲
目前100多条远洋捕捞船只中,大多数是由过去近海作业的船只转移或改造的,总体上装备水平比较低。由于企业缺乏资金,无力进行更新改造,影响发展后劲。
上海水产集团正在联系政府和科技部门,进行设计、开发、建造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的可行性研究分析等各项准备工作。但由于国家鼓励和扶持发展远洋渔业项目,对建造新的金枪鱼延绳钓船、鱿钓船等给予了项目资本金补贴,对科技含量较高而目前我国暂时难以建造的金枪鱼围网船、大型拖网加工船等投资引进项目,却尚未列入项目资本金补贴范围。因此这也影响了远洋渔业发展的速度和力度。
因素三:“石油渔业”成本攀升
远洋渔业在国际上被称为“石油渔业”。受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影响,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使远洋渔业生产成本成倍增加。在现有资源状况下,基本上捕1吨鱼需要消耗1吨油,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已从最初的每吨200美元上涨到每吨500-600美元,加上冷藏运输费用的提升,远洋渔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同时,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机配件。从前年起,按有关部门规定需交纳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使生产成本有较大的增加。
(信息来源:上海市经济委员会) (信息来源:上海地方商务之窗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