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经验也是中国保险业的财富--与LOMA、CPCU高层人士一席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4:16 上海证券报 | |||||||||
随着中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日趋紧密的融通,国际保险业界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日前,本报记者就我国保险业界人士关心的有关话题采访了国际保险管理协会(LOMA)、国际风险管理和保险学院(CPCU)的有关人士,请他们结合国际上的经验,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巨灾之后会有更多人投保
记者:产险和意外险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保险品种,这两个险种在全球的发展状况怎样? 邰睿卓(Terrie E. Troxel,CPCU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综观35年来美国产险业的表现并不很乐观。从1970年至2004年,美国产险及意外险行业的承保损失总共4496亿美元,35年中产险及意外险行业只有5年是赚钱的,其他年度都是亏损的。2004年,美国产险业本来可以赚到180亿元至200亿美元的,结果很不幸,佛罗里达州在去年下半年连遭3次飓风侵袭,造成了270多亿美元的损失。去年12月底的印度洋海啸也造成了40多亿美元的损失,这些损失大部分都由美国以外的保险公司所承担。 经历了大的自然灾害后,人们的风险意识得到加强,尤其是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大家都意识到有海岸线的、开发程度低的国家和地区,反而是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一旦发生巨灾,损失巨大,更应该重视保险。仅依靠民间的保险是不够的,必须动用政府的力量和调动各种渠道的资源,把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例如,美国政府资源和民间资源的合作主要在水灾方面。美国沿海很多地方地势低,容易被淹,联邦政府特地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水灾保险机构,政府的项目加上一般保险机构的力量,共同帮助低洼地区的居民获得保障。虽然发生了类似佛罗里达州的飓风灾害,但是没有把产险业打垮。往往在巨灾之后,会有更多的人投保。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产险业很快又恢复生机了。 必须提高全民保险意识 记者:随着中国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保险行业出现了"人荒"。请问,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乔培伟(LOMA大中华区主席):保险行业是对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行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跟国际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江苏省的保险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但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4700人,这个比例非常低。以前对保险代理人的学历要求只是高中毕业,让他们去跟客户解说保险产品的功能、复杂的保单条款,如果训练不到位的话,会对客户产生很大的误导。这就是所说的挑战。给客户一份保单就是给他一个长期的承诺,如果对客户的需求状况不清楚、对保险条款解释有误,出现问题往往在多年以后或是发生风险之后。这种损害对客户及其家庭来说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执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和经验。 在国外,推销投资连结险的从业人员,不仅要通过严格的认证考试,每年还要修继续就职学分(CPD),强化执业的继续教育。保险业要健康发展,关键要建立消费者大众对保险从业人员的信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教育消费者熟悉保险基本知识、熟悉风险也是一个社会应该做的事情,很多发达国家把保险和风险的概念编入小学教材,从小就培养风险意识。中国人富有创业精神,而创业只重视追求财富和投资报酬率,可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风险。风险规划是现代企业和现代人无法避免的,如何运用妥善的机制来避免和分散风险,是需要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的。只有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和保险教育,整个社会的保险体系才会越来越好。 毕德勒(Peter L. Miller,CPCU执行副总裁):来到中国,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是中国人自发学习积极性很高,第二是具有创业精神。这对于保险教育是有利因素。创业精神跟保险息息相关。创业有许多风险,需要确立风险意识,对于企业家来说,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避险工具。中国的保险市场绝对是一个让大家很兴奋的市场,但保险业毕竟是一个知识产业,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支撑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 保险从业人员需要专业培训 记者:在保险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国内跟国际上还存在差距。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周瑞驰(Joer V. Basarich,LOMA国际部总监):中国的保险产业每年有近30%的增长率,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在人才教育培养的时效上。建立企业大学来达成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在日本、北美、加拿大运用得非常多,我在中国也看到了这方面的需求和成长。保险需求市场越来越大,保险从业人员无论内勤体系还是外勤体系,都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很多保险公司也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训出高质量的人才。 LOMA、CPCU在传播教育方式上加入了很多新的概念和框架。例如网络课程、混成式学习的概念,把这些新的教育资讯带进来,对保险人才培训在质量、数量和时效上都有很大的推动。例如平安保险建立了企业大学,引进了网络学习的概念。作为全球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内保险公司的学习方案对我们在全球执行的金融保险教育体系是一个有效的补充。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监管部门、高校、保险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如此紧密的合作,这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