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六成人认为民企进垄断业“路”更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08:41 东方早报

  调查缘起

  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意味着非公有资本被允许进入原先的垄断行业和公共领域。3月11日,一架印有“奥凯航空”标志的飞机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起飞,宣告我国内地首家民营航空公司的航班开通。这也标志着国有航空企业对民航运输市场的垄断被打破。然而与此同时,
却不断传出波导、奥克斯、夏新等民企纷纷宣布退出汽车行业的消息。民营企业究竟能否“玩转”垄断行业?“非公36条”的颁布有否为民企的生存环境带来根本的改善?早报财经第一调查上周联合上海新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wwwsearchinanetcn对网民进行了一次调查。

  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874名网民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男性占68.5%,女性占31.5%。受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和18-25岁,各占比例47.7%、35.5%。有37.3%的受访者月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1000元以下的也有26.1%,平均月收入为2069.77元。此外,本科和大专学历的受访网民分别占43.4%和34.7%。虽然近期有一些民企退出垄断行业,但百姓仍然看好民企在垄断行业的发展前景,59.4%的人认为民企进入垄断行业的路子将越来越宽。百姓在肯定民企冲击垄断的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对可能随之而来的热炒等负面效应表示担忧。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的观念日益成熟,价格战已不再是民企的“杀手锏”,提高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被视为其首要任务。此外,七成人认为政府扶持力度仍待进一步加强。六成人认为民企进入垄断行业路子将越来越宽

  从“非公经济36条”出台,到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政策出台,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便利。在本次调查中,高达59.4%的受访者认为民企进入垄断行业的路子将越来越宽,远高于持相反意见的23.4%的比例(如图1)。

  由此,有50.5%的人看好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前景,进而有42.2%的受访者表示未来民企进出垄断行业的频率会越来越频繁,且进大于出。而对于近期一些民企退出垄断行业(如奥克斯退出汽车行业)的现象,43.1%的受访者显得比较乐观,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相比之下,认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人数则略少,占40.8%。消费者观念日趋理性增强竞争力为首要任务

  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日趋理性,49.7%的受访者表示在消费时,只关注商品(服务)本身,而明确表示青睐国企商品的仅为21.8%,这一数字略高于偏爱民企的19.4%。而就目前民企退出一些垄断行业(如公路基础建设,汽车、手机等)的情况,31.8%的人认为是民企本身能力问题(财力,管理方面,投资回报差等),而觉得由于周围环境不适合民企发展(政策上受歧视等)的比例为28.1%,31.3%的人认为二者因素皆有。

  因此,46.6%的受访者认为民营企业要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位列二、三位的“举‘廉价牌’,打价格战”(14.6%)、“拓展融资渠道”(13.4%)(如图3)。可见,价格战已不能成为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提高自身能力才是各家民企的当务之急。肯定冲击效果同时57.1%人担心负面影响

  调查显示,民众普遍欢迎民营企业涉足原本只有大型国有企业垄断的行业,有52.3%的受访者认为民企会对这些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14.2%的人甚至认为冲击很大,二者合计66.5%。另有19.4%的受访者看淡民企效率,认为二者并存,不会有什么影响;而觉得会重蹈浙江民营车商的覆辙,最终黯然离去的人只有5.1%。相应的,有52.2%的受访者认为民资进入垄断行业能成功发挥“鲶鱼效应”。

  虽然受访者肯定了民企打破垄断的正面效应,但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的消息发布之后,浙江民资迅速从当初的“炒房”、“炒车”、“炒煤”,转向近期的“炒银行”、“炒民航”、“炒油井”。由于有民资的炒作,让不少城市的房价上升速度和收入相差较大,为此57.1%的受访者担心随之而来的负面因素。七成人认为政府扶持力度仍需加大

  虽然相关政策出台了不少,但42.8%的受访者仍然觉得目前我国为民营资本提供的投资环境“一般”,甚至有12.4%的人认为“较差”(9.8%)或“很差”(2.6%),上述负面评价比例高于正面的37.5%的比例。

  当被问及“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28.8%的人选择了“政府扶持少、保障政策缺失”,而融资困难、市场准入门槛太高仅以18.5%和16.8%的比例排在其后。高达54.1%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仅为“一般”,16.4%的人甚至认为“很不够”,即:70.5%的人觉得扶持力度不够。而觉得力度“很大”的人只有20.6%(如图2)。(感谢上海新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数据)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