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楼市宏观调控期待组合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2日 11:52 今晚报

  央行再次提高个人房贷利率距今已有两周时间,在市场中虽未产生明显影响,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却已产生微妙变化。央行此次调整个人房贷政策,在业内外引起广泛争论,众多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加息是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组合拳中的头一招,下阶段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很可能将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重新整合。

  现实影响

  大户型销售压力大

  与去年10月29日加息类似,今年3月17日央行调整个人房贷政策在市场中也未立即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记者对本市高、中、低档多个房地产项目进行了调查,开发商表示,销售情况并没有出现大幅波动,一次性付款的购房者比例也没有因升息而出现大幅增长。而且从4月开始,房地产市场即将步入传统的销售旺季,开发商往往都会在这一阶段推出新项目,今年开发商也未因房贷政策变化而改变原有的项目推广计划,新开盘项目的销售情况都比较好。

  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同档次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发生了变化,很多项目中15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积户型销售压力正变得越来越大,销售周期也在增加。

  主要初衷

  加息目的控制炒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央行“3·17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购房自住者、购房投资者、各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对于购房投资者来说,如果住房交易中所获得利润远远高于所增加之成本,那么购房投资者就不会退出市场。此次利率的上调,自然会增加他们的投资成本,虽然幅度较为温和,但由于住房的流动性差、交易成本高,当投资者面对继续升息的不确定性、房地产价格波动特别是当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者采取严厉打击措施时,也一定会谨慎。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顾云昌指出,从去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热主要热在投资上,央行此次加息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控制投资型购房,也就是俗称的炒房。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总会有两重性,升息一方面抑制了投资型购房,一方面对自住型购房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就需要在政策实施中进一步调整、完善。

  细枝末节

  告知风险引导投资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不是房地产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牵扯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顾云昌对记者说,“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一大批人富裕起来,而民间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需要一个出口。可是目前普通老百姓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股市长期低迷,做实业又不适合小笔资金,只有房子因供需矛盾而在涨价,所以导致大量的富余资本向房地产市场流动。反过来,这种需求又进一步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紧张,进而刺激了房价进一步上涨。”

  顾云昌指出,在目前需求比较旺盛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各种手段使投资买房者的比例降下来。而提高贷款利率仅仅是手段之一,更主要的还是要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拓宽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拓展老百姓的投资方向。加息只是一种信号,告诉大家投资楼市是有风险的。

  未来趋势

  调控房市将打组合拳

  中国房协秘书长顾云昌认为,造成目前全国房价飙升的主要原因依旧是供求不平衡,因此宏观调控也应在增大供应量与控制需求两方面着手。加息实际上就是抑制非理性泡沫需求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土地供应也是调控关键,不仅只关注增量市场,还应关注如何盘活存量市场,同时应区别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对前者应提前加大供应量。另外,各城市应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为中低收入购房者增加供应量。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则认为,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应大力发展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政府必须保证人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人人有房住并不等于人人都拥有房产。像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也仍然有很多人租房住。我们目前都在增量市场做文章,一年新盖了多少多少房子,而实质上二手房、租房市场发展壮大了,才是有效缓解楼市目前供不应求的关键。预计中央今后将会采取金融、税收、土地、住房保障等一系列组合拳来对楼市进行调控,而不仅仅是加息。”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