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笔无形资产;品牌的代名词就是效益,它能直接转换成金钱,还代表企业的形象。
没有品牌,产品就不会有真正的市场;没有品牌,企业将永远没有做大做强的一天。
很多企业家,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在华龙日清总裁范现国看来,这只是品牌与企业关
系中的一面。
另一面,“只有大企业才能催生出大品牌。因此,华龙就是要‘立百年大业,创国际品牌’”。
这是华龙早在2000年就为自己定下的宏伟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他们从自身强筋壮骨做起,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质量把关、产品研发、人才引进、品牌塑造、原料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向国际一流水准看齐,把基础建设真正落在了实处。
质量,创品牌的大前提
质量是反映品牌形象的第一要素。从建厂之初,范现国就在产品质量上立下了一个规矩:“宁让客户挤破门,质量不差半毫分”,并要求所有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明确一个理念,坚持三个标准”。
明确一个理念,即明确“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华龙把抓好产品质量列为首要任务,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为确保食品安全,华龙投资数百万建立起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一袋华龙方便面从原料购进,到加工过程,再到出厂检测等,一共要经过200多道检测关卡,才能出厂销售。
除了公司的质量检测中心外,他们还在各个制面分厂和油炸分厂分别建立了面粉和油料常规检测机构,车间也建立了检查登记制度和观察检测办法。这样三级检测体系,把方便面从外观观看颜色、品尝味道,到包装进袋、产品批号、外观包装等全部置于全体员工的监督之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当即重新检测,超过标准的在各个环节都会被拒之门外。
坚持3个标准,即坚持原料标准、生产标准和研发标准。原料的优劣决定着产品质量。为此,华龙突出做了两件事:一是建设一流的麦场,把50万农户的100万亩农田,作为华龙的第一车间;小麦种植全部实行优良品种,以确保面粉质量更高,也确保了方便面的高品质。二是严把原料进货质检关,做到高标准不含糊,宁缺勿滥。
了解华龙的人都知道,华龙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自2000年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后,华龙严格执行这一质量标准。建厂数年来,华龙的大门外,拉货的车经常一排就是好几天,营销部门频频向生产部门“施压”,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想用提高刀速的办法来快速提高产量,而范现国坚决不允许提,并下了死命令:哪个分厂提高一刀,就对厂长罚款一万!
塑造品牌,需要不断创新产品,提高竞争力。华龙在产品研发这一点上,起步便坚持了高标准。早在1995年,范现国便筹资组建了产品研发中心,并高薪聘请行业著名专家主持产品研发工作。2000年,华龙又投入巨资,组建了华龙食品研究所,引进了美国、德国等国际一流的实验与检测设备,建成了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原物料检验室等先进的实验室。食品研究所的成立,严格控制原料和成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在许多方面均按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进行生产操作,从而保证了研究成果和产品的品质在国内同行中居领先地位。
“原料”、“生产”和“研发”3个标准的坚持,有效地保证了企业产品品质的稳定。10年间,华龙创造了中国食品界的“奇迹”。“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2004年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年度十强企业”等荣誉。
诚信,品牌的精华所在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企业根本的商誉是诚信经营,范现国深谙此道,非常清楚,诚信的对象不仅包括消费者,还包括在华龙成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经销商。确保质量是对消费者最好的“诚信”,那么,经销商呢?
承诺的就要兑现。1999年,华龙推出一个庞大的“百万富翁工程”计划,用几年时间在经销商中造就100名百万富翁。
2000年,华龙购买1000辆促销车,分配给长江以北的1000个县级经销商使用,帮助经销商开发设置县级网点,帮助经销商到城镇去设点,到农村去铺货,到夫妻店去工作。
根据约定,2001年华龙集团拿出30%的利润来奖励一些有贡献的各级经销商,这使30多名华龙经销商成了百万富翁。
服务突破规定的限制。华龙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的商德、商誉,经营好华龙产品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集团本来对经销商装车运货有规定,运行20公里以内货车出现了溜车由华龙集团负责,20公里以外,由经销商负责。实际上,不管货车在什么地方出事,只要华龙人接到求助电话,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2000年11月,北京昌平总经销蔡贵香自带车拉了8吨华龙面,货车走出巨鹿时运行60多里了,翻在路旁,华龙人闻讯后立刻带车赶到现场,把未损的面装到货车上,并把碎面全部无偿地更换成新产品,这使蔡贵香十分感动,回去后立即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了华龙集团。
2001年秋,山西一位经销商拉了一车面走到衡水市境内出现溜车,但怎么也装不好,他便给华龙后勤部打了一个电话,接到电话,华龙马上派车派人赶到现场,顾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连夜把方便面装上了车,经销商激动地说:“华龙不仅讲信用,而且真有感情。”
其实,类似这样动人的事很多,有时客户翻车,遇到车祸,范现国都亲自带上慰问品到医院看望受伤客户,对此客户感动不已,一传十、十传百,使华龙形象在客户心目中十分高大,因而也获得了客户的忠诚回报。目前,崛起在中国农村腹地的华龙集团,市场网络已覆盖全国的31个省、市、自冶区,年销量已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华龙十年间以诚信服务推进了“本土化战略”,建立起了庞大的营销网络,从而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格局。
人才,品牌成长的根本
“做大企业,就要有大人才”。华龙集团总裁范现国不仅有这样的认识,更有同样的举措。2000年11月,集团出资100多万元,选派42名中高层管理骨干人员到北京大学学习深造。华龙选派大批管理骨干到北大“充电”,此举开中国民营企业之先河,被外界誉为华龙集团迈向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
几年来,华龙集团已陆续选派60余名优秀员工先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修学习,投入培训经费已达数百万元。选派优秀员工到国内名牌大学培训学习,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参观考察,到日本、韩国和欧洲的一些知名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已成为华龙每年的“惯例”。在范现国看来,每年百万资金投入让员工“充电”,既提升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不尽的“源动力”。
现在,仅华龙食品研究所就汇聚了60多名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食品行业专家和制面行业的研发精英。正因为拥有了这样高素质的人才,经过短时间的研发,华龙在2002年初推出的高档面“今麦郎”弹面系列产品才能一举成功,打破国内高档面市场被少数品牌长期垄断的格局,成为2002年度中国高档面市场杀出的一匹黑马。作为目前中国方便面高端市场上的主打产品之一,“今麦郎”系列产品已被列为“国家营养健康工程产品”。2004年12月28日,“今麦郎‘骨汤弹面’”被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认定为“中国南极科考队员专用面”,该产品集国际领先的制面及调味技术于一身,天然骨汤风味浓厚、清香,并且具有富含骨胶原等营养成分的产品特点,开创了工业化生产的食品达到家庭厨房化风味构想的先河。该产品还由此获得了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颁发的“2004年度产品创新奖”。两年来,“今麦郎”已远销至美国、加拿大、德国、捷克、罗马尼亚、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竞争力,品牌走向世界的动力
范现国早就意识到企业想创立真正的品牌,就得到国际市场去拼打一番,只有拥有国际竞争力,华龙才能永远腾飞。他还敏锐地观察到,在制面行业,少数企业占领多数市场的局面即将形成,大打价格战的无序竞争趋势正在逐渐降温。优势企业间强强联合实现双赢,将是市场竞争的新动向。
范现国的洞察力与不少经济专家的研究不谋而合。一位资深管理学家曾说,中国的消费品生产已经到了同国际企业一搏的时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与国际资本和技术实现融合。
2004年4月19日,在经过5个月的相互考察与谈判磋商后,中国方便面产业的领军企业华龙面业集团与开世界方便食品加工业先河的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正式牵手,决意联合打造世界第一制面企业。根据协议,日清出资15.54亿元人民币,与华龙面业集团现有资产合资成立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其中华龙拥有66.6%股份,日清拥有33.4%股份。
此次合资,业内人士称之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世界制面行业两大‘巨人’的握手”、“世界最大制面企业的诞生”。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世界方便面行业最大的一次项目合资。
在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林林总总的方便面市场中,每一天的每一分钟就有15320包华龙美味面食,被中国及世界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认购,华龙面已经实现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梦想。在与日清合资合作后,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将借助华龙的规模优势、营销网络优势、品牌优势,以及日清的技术、研发、管理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引导中国方便面业走向品质竞争时代。
(李彦彬 王革新)
《市场报》 (2005年04月01日 第二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