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商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真正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千万不能重复市区商业发展的旧框框,必须在总结中心城区商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防止走老路。
本市郊区商业正站在跨越式发展的起跑线上。2004年,全郊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7%,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到54.6%,增幅是近5年来最高的
。
未来10年内,郊区将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区域,也是体现上海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区域。郊区商业发展既是完善生活配套的需要,更有打造城镇形象、促进产业联动,满足综合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
呼唤思路创新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在日前发表的《上海郊区城镇商业发展的若干思考》报告中指出,为了避免重复市区商业发展的老路,郊区商业首先应该建立不同于市区商业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至少包括以下四层意思:一是有别于传统商业的现代综合商业。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仅仅包含零售业和批发业。而现代综合商业是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宗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使商品和服务实现多业态、多功能、多行业的综合产业,是构成现代服务贸易的重要载体。与传统商业相比,它突出了人本性、集聚性、联动性和可持续性。现代综合商业的核心内涵是零售业、生活服务业,基本内容是零售业、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休闲服务业。
二是注重集聚性。拉尔夫·特拉维、巴顿等国外城市经济学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集聚效益理论。他们认为,城市是各种活动和各种功能的聚集,居住地、人流、客流、商业和各种经济活动相对集聚,能够形成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经济效益。现代商业只有规模化集聚发展,才能发挥其综合功能,才能满足消费需求,才能营造现代化新城镇的良好环境和形象。
三是具有多层次性。现代商业内部应当以满足人的综合需求、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为主线,形成多业态多行业的功能结构,规划并形成不同规模等级、不同服务半径,且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服务网络。
四是讲究和谐。从满足综合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城市环境出发,和谐理论强调商业内部各业态之间的协调,强调商业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
新型业态承载
逢路开店,破墙开店;一边是顶级品牌专卖店,相隔不远就是杂乱无章、污水横流的农贸市场;一幢幢大商厦鳞次栉比,而大商厦之间却互不连通,逛街原本是一种休息,最后却让消费者身累心也累……广大居住在中心城区的消费者,每每会遭遇这样的困惑。郊区商业规划如何能够做到扬市区商业之长,避市区商业之短,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认为,郊区商业发展需要以创新业态作载体。被引入郊区商业规划的一系列创新业态包括:
———郊区区域和城镇商业中心。运用“豪布斯卡”(HOPSCA)原理规划,集酒店(H)、办公楼(O)、停车场(P)、购物(S)、公共活动(C)和公寓(A)等于一体,统一规划建设。这一类型的商业中心总面积在30万-50万平方米,每个郊区(县)少则一两个,城市化程度高的可有五六个,辐射1小时车程左右的地域,具有代表性的规划地区有嘉定新城、海港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及环淀山湖地区等。
———交通网络型商业。包括轨道交通站点商业集聚点、公路干道周边商业集聚点、铁路换乘中心周边商业集聚点等。这一类型商业中心面积3万-5万平方米,主要业态有大型综合超市、大型专业店、商业物流、现代批发交易市场、餐饮等,辐射半小时车程范围的地域,代表性重点规划地区有闵行七宝、嘉定黄渡、金山亭林、南汇航头等。
———产业依托型和居住型商业。它包括居住区商业、工业或科技园区商业、旅游景点的配套商业等。尤其是市郊旅游景点的商业需要重点规划,摒弃小卖部、地摊等落后业态的重演,主要有生鲜超市、餐饮、休闲、文化、娱乐等设施,具有代表性的重点规划区域如奉贤西渡、青浦重固等。
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创新思路。在青浦赵巷,由百联集团与香港九龙仓合资的奥特莱斯正在进入招商的最后冲刺阶段,这里的建筑整体上为欧美风格,包括品牌服饰直销区,休闲餐饮区,还有儿童游乐场等配套设施,完全打破了单一零售业态的局限,具有休闲、文化、景观等多重功能;青浦白鹤镇,将打造一座辐射苏浙沪、以电影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消费中心,取名“飞扬城”,与美国派拉蒙公司合作建设的上海首家户外汽车影院将坐落于此,据说还将引进水上嘉年华、主题公园等多种娱乐项目;嘉定,将诞生三大与汽车文化有关的商业群落———国际汽车俱乐部块状商业群落。汽车酒吧俱乐部块状商业群落、汽车文化商业群落,还有4条主题商业街———汽车步行街、汽车时尚美容街、汽车文化教育休闲街、德国风情步行街。这些代表21世纪“体验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业态,有利于整体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风貌保护
商业是城市的名片,渗透于城市文明的每一次脉动之中。然而,在中心城区的商业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令人遗憾的事情不断上演,大到把上海开埠以后有代表性的历史商街风貌破坏,用现代味十足,风格方面“牛唇不对马嘴”的建筑取而代之;小到历史风貌保护建筑沿街商铺零乱的店招店牌,如挥之不去的城市牛皮癣……
专家认为,在上海广阔的市郊大地上,有着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是上海历史的根系所在,一条条质朴的老街,一幢幢诉说悠长历史的老宅,在新一轮的郊区商业规划中,决不能重演中心城区商业发展历史上的那些遗憾。建设是发展,保护也是发展,郊区商业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注重与历史风貌保护相结合,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
记者看到,在一些郊区的商业规划中,传承历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拥有700年历史的宝山罗店镇,在新一轮规划中,将通过调整功能布局,充分挖掘老镇历史文化,体现明清江南风格情调,成为休闲旅游风貌区;嘉定将大力发展以汽车和古镇为渊源的旅游业,既依托于原有“江南名城”的底蕴,又充分利用现有汽车产业发展的契机;地处青浦的江南古镇朱家角,是本市四大名镇之一,根据朱家角地区的发展规划,他们将开发建设集水乡古镇特色旅游、精品文化休闲和现代创意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型现代服务区,着眼于做好“水文章”;同样地处青浦的重固镇,将依托上海独一无二的古文化资源———重固镇境内的古文化遗址福泉山,写好商业发展的“古文章”———专题博物馆、“重固老街”、庵堂、度假村、艺术家村……一系列深度开发计划正在酝酿之中。
本报记者 吴卫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