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开发区大有希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08:38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康 源 通讯员 铁 夫/文

  1985年3月28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胶州湾西海岸破土动工。20年来,一批批创业者和建设者负重自强,与时俱进,接力前行,将“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预言化成了灿烂的现实,青岛开发区和母城青岛一样,璀璨夺目,光耀齐鲁大地。

  开发 开放 开创

  2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原渔村,20年后,这里是中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20年来,青岛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先行,先后投资200多亿元开发并打造基础设施工程,事关青岛开发区发展的港口、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八大体系全面建成,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据国家商务部对国家级开发区的最新投资环境评估表明,青岛开发区的环境总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四位,社会环境指数居第一位。

  大开发推进大开放。20年来,青岛开发区致力于建设仿真国际环境,行政审批事项经过三项削减,向着“零费区”的目标迈进,已经成为外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累计引进三资项目1775个,实际利用外资44.1亿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300个,投资额过亿美元的项目9个,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兴办了46个项目。青岛开发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集约 集聚 集群

  在青岛开发区迎来建区20周岁生日的时候,世界500强企业韩国浦项制铁在青岛开发区工业园投资2.9亿美元建设的浦项不锈钢深加工项目正式投产,这是该区工业园区中集聚的第300个重大项目。建区以来,青岛开发区量化控制土地,坚持集约用地,先后建成了临港工业区、名牌企业走廊、富源工业园、北部工业园等工业园区,统一配置“七通一平”。在企业土地供应上,确定了项目用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标准,按照项目给土地,对于“开”而不“发”的几十宗土地依法收回,有效地规范了土地市场。集约用地促进了大项目的引进和集聚,保证了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落地,接踵而至的是龙头项目和产业集群效应。如今,在临港工业区内集聚了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大型原生地企业和辉门、美铝等46个世界500强企业。现在,青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家电电子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区总量的80%以上,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已经在青岛开发区隆起。产业的集聚带动了教育产业的集聚,带动了人才的集聚。20年来,青岛开发区建设和引进了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达7.5万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

  和谐 和顺 和美

  建区20年来,青岛开发区致力于环境建设,为国内外投资商和国内的百姓提供了干事创业的空间,如今这里的总人口已达45万人,也就是说,青岛开发区这片开放的热土已经解决了45万人的民生问题,这在国家级开发区中还是首例。2004年,这个区职工年均工资14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0元,位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青岛开发区在开放中努力打造和谐之城,大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劳资关系。失地农民就业是开发区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青岛开发区通过引进内外资企业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仅引进的三美电机公司就解决了6000人就业。这个区加强了对失去土地农民的培训,仅2004年,就有6000多名农村劳力接受了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如今,全区参保农民近2万人,5000多人开始统领养老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惠及群众89000多人,解除了后顾之忧的新区群众和衷共济,全身心地建设新区,涌现出了支持儿子在部队建功立业的妇女于桂霞等一批颇有影响的普通人典型,使开发区实现了开发与育人比翼齐飞的喜人局面。

  开发区大力营造和美的自然、人文和生活环境,因环保因素被婉拒的项目20多个,其中过亿美元的项目1个、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6个,形成了让国内外投资商赞不绝口的环境,经过20年的努力,青岛开发区的城市绿化率达43.9%,成功地创建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并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