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液态奶受挫 洋品牌主导婴幼奶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09:01 东方早报

  近日,惠氏举行了婴幼儿配方奶粉诞生90年庆典,这家美国公司以这样的方式彰显着其在这一领域的实力。

  一系列数据显示,在中国液态奶市场遭遇“滑铁卢”的外资,在婴幼儿奶粉领域却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败退液态奶

  在伊利、蒙牛等风光正茂的液态奶市场,外资的关键词似乎只有两个字———撤退。

  去年11月25日,荷兰菲仕兰公司结束了中国业务,退出了他们原本看好的中国市场。这也是继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后,又一个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国外乳业巨头。

  业内分析,让外资接二连三地败走液态奶市场有诸多原因,包括产品定价过高、管理成本过重、利润下降、公司选址和产品市场定位出现偏差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国内遭遇了持续的价格战,而这又发生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之时。

  菲仕兰科贝克公司北方市场总监饶抱思当时也承认,撤资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乳品市场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仅在天津市场就有几十个品牌在售价很低的液态奶领域展开激战,而对于外资来讲,没有利润就没有经营下去的必要。

  称霸婴幼儿奶粉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同样走的是高价策略,但外资在婴幼儿奶粉市场等来的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2004年对全市3000家超市、卖场、食品大店调查显示,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洋品牌占有绝对优势。去年全年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显示,多美滋以35.0%位居第一,雀巢27.9%、美赞臣19.9%分列二、三,以下分别是:惠氏3.3%,亲亲宝贝2.4%,三鹿2.2%,雅培2.1%,明治1.3%,其他5.9%。其中列入排行榜的本土品牌只有三鹿一家,其余皆为洋品牌。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对于其他乳制品,婴幼儿奶粉并不是一个对价格特别敏感的市场,产品品质远比价格更为重要。尤其在一线城市,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高档婴儿配方奶粉正成为越来越多父母的选择。一个婴儿每月四五百元的奶粉开支,对很多中国家庭已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因此善于运作高端市场的洋品牌优势尽显。

  同时,就这一细分市场而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当关键,洋品牌的知名度同进入中国市场先后及市场规模以及研发实力密切相关。无论是雀巢、惠氏,还是美赞臣、雅培,他们大多是世界著名的品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历史很长,在营销、包装技术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面。仅以产品线而言,洋品牌一般都对不同年龄段婴儿食用的奶粉作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可供消费者选择余地大成为了这些奶粉受消费者青睐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三鹿、完达山、伊利、南山等本土品牌则多年一心一意精耕中低端市场,同时把重点放在了二、三线市场,似乎无意在一线城市与洋品牌正面冲击。但由于假冒伪劣奶粉以超低价位向各地农村市场渗透,并一度泛滥成灾,因此本土品牌的“农村革命路线”并未真正贯彻到底。

  原本就具有强大优势,又未像液态奶那样在市场遭到强烈狙击,洋品牌在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春风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