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的两会消息之中有一条引人注目,人大通过的《关于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标准》规定称,国家将信用卡犯罪的最高量刑由三年改为无期,而信用卡犯罪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大额透支且不能按时归还。信用责任已演变为城市中某类人生活不可承受之重。这对游荡于高档场所的一类都市“负翁”来说不免是个利空。
“负翁”脸上的愁云
蔡晓阳是个年轻的网络安全工程师,住在城市中心三里屯附近一栋高档楼盘里,开着“马6”轿车。他衣着光鲜,穿戴入时,是许多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但回到家里的他却是满脸挂着忧愁。因为他连去超市和菜市场购买日用品食物都会刷卡付款,他是个信用卡透支使用者。
蔡的月薪是五千元人民币,付完房贷车贷后,每月生活费只剩下千余元。这无法维持他在北京的生活水平,他发现指望靠剩下的钱在北京养车、买高档服装、过时尚生活,简直不可能。
后来他选择了向银行借钱度日的生活,也就是利用信用卡消费。很快他发现自己每月需要借出更多的钱才能还上前一期的贷款,债务像小山一样迅速增加。再后来就是每日叹息“入不敷出”的日子。
最近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年收入在60000元以下的中等阶层,除房屋贷款,他们的平均债务是收入的107%。现代城市中的这样“负翁”一族数量已达数10万之多。
财务专家警告,必须重视债务问题,否则一旦个人生活发生变化,例如离婚、失业、生孩子,普通的债务瞬间就会变成债务危机。在这方面,国外的信用卡消费者已拥有丰富的经验。
欧美的债务文化
美国行政机构的数据显示,在2004年,美国有160万人申请私人破产,比2003年增加了7.4%。
经济学家表示,这个数据说明了很多成年人对私人理财根本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另外,美国哈佛大学最近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越来越少的信用卡使用者能够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所需”或者“所欲”的东西。
如今是个人债务越背越多,消费却越来越猛,美国人在服装、电器、家庭用品上大量消费。学者们称美国变成了快乐信用消费国度,盛行的是“债务文化”。所有的电视、广告、电子邮件密集地进行着“借钱消费是新思维、新方式”的宣传轰炸。这些广告宣扬的都是一个意思:得到一笔贷款是多么地容易。
美国的理财专家指出:“银行的广告策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债务的态度,尤其是广告的语气。广告总是这样说,‘只需要两分钟,你就能得到这笔贷款’。
“这种快捷手段,实际上是拒绝让客户询问关于贷款的很多问题。比如‘我最早什么时候可以还款’、‘如果我还款不及时惩罚措施是什么’。在信用卡公司寄给客户热情洋溢的信中,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往往印在最后,字体极细小,很容易视而不见。借方向贷方封锁了一部分细节,就改变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英国的情形对信用卡用户来说更糟。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房地产热潮引发购房热情,导致个人贷款数额增加;90年代后期,贷款利率下降,2003年利率更下降到48年来最低点,借钱变得很“便宜”。
“债务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还是借钱消费的机会无处不在,信用卡越来越容易申请。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已经高到了每5人中就有1人使用,购买家庭日用品即便食品,都用信用卡。就连你没零钱买地铁票,也可以刷信用卡。
典型例子是一个叫朱丽娅·马克斯的29岁女郎,英国媒体披露了她的“负人”生活。她有14000英镑的贷款和14万英镑的房屋贷款。她的信条是:“反正决定了要借钱,那一分钱是借,一万块也是借。”
债务的根由
美国经济心理学专家下了个定义说,今天的中产阶级普遍患有一种病:奢侈品热。媒体对名人奢华生活的过度宣扬,让人们在收入增加的同时有了向名人生活标准靠拢的欲望。
而在英国,相比50年代,英国人的收入增长了3倍多,可是贫穷感却增强了,这是患上奢侈品热的一个症状。“我乃穷人”,是普遍存在于中产阶级人群中的心态。
经济心理学家指出:借钱成为习惯后,债务容忍度就不可能回到原有的水平,逐渐形成债务黑洞。令人担忧的是,对债务无所谓的心态就像传染病毒,别人都贷款买房、买车,你不照样做就显得很傻。人们告诉别人他借了债,还喜欢炫耀借来的钱高出了其需要、借的比你多。“以前都说量体裁衣,现在是量别人的体来裁自己的衣。”一位经济学家说。
人们总是很乐观地以为依靠提升、加班、换个新工作就能轻松还清债务,但往往是一厢情愿。但从去年开始,失业率有所上升。经济学家担忧,一旦贷款利息上调、泡沫经济崩溃,“负人”们将被债务黑洞吞噬。
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重复狄更斯小说中的悲惨情节。英国一个64岁的老太太,丈夫去世后,留给她24000英镑的银行债务,银行给她出主意,建议她把住房重复抵押,依靠每周64英镑的养老金和她的老父亲一起生活。一位负债累累的单亲母亲一天要接到15个催债电话,不管她是不是正在上班,讨债公司还派人在她的住宅外面逡巡。
享受着中国式“负人”生活的人们,是否应该多看看已发生在海外的类似故事呢?中国目前的法律约束也日渐完善。
来源:《财经时报》 作者:张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