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冬,上海医药(集团)与新华鲁抗医药集团重组的消息风扬一时,尔后风声渐微。事实上,该重组进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知情人士透露,重组已递进到双方业务对接的新阶段。
业内人士分析,该重组一旦成功,由中国医药行业两大巨人握手而形成的联动效应足以动及行业整合的格局。同时,也必然对新华鲁抗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三只股票带来直接
影响。
新华鲁抗的重组冲动
行业内一批企业达成规模化之后,通过重组、并购、合作等方式而进入集聚阶段,是产业演进的必然趋势。本次重组对于双方同样具有做强做大的战略意义。而区别在于,上药集团的立意在于版图的迅猛扩延和强力整合行业资源,而引进战略投资者、激活公司体制则是新华鲁抗重组的主旨。
新华鲁抗走上重组之路,与政策背景、市场环境紧密相联,并表现出强烈的内在冲动。2002年以来,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加大改革步伐骤然加快。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提倡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中退出,省内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公司合作,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集团。同时,市场力量所形成的行业重组风暴,也给新华鲁抗带来了观念冲击和新的启示,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战略性重组。而新华鲁抗的体制性缺陷和经营困难,则逼使他们借助外部力量来改造自我。
1998年底,经山东省政府批准,鲁抗医药与新华医药两大集团联合组建新华鲁抗,自2000年起,山东省政府对该集团实施授权经营。2004年山东省国资委成立后,被列为省管66家企业之一。这个当初由政府捏在一起的所谓强强联合,一直以来各自为政,只是名合而已。在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等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推进。当市场风浪来临之际,双双遭受重创。
2004年新华、鲁抗遇到了原材料与能源大幅度涨价、药品大幅度降价的双重压力,全年增支减利因素近5亿元,造成利润大幅度下滑的被动局面。2004年,新华集团属下的上市公司新华制药,鲁抗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鲁抗医药,双双亏损。
集团有关领导人坦陈,效益大滑坡的主要原因出在内部。要解决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附加值低,销售瓶颈突出,科研开发能力不强等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必须引进战略投资者,克服单一投资主体的体制弊端,从产权改革的高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产品结构。
上药集团以现金出资
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华鲁抗在选择重组对象及制定重组方案发面,企业被赋予了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在我国医药行业均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华、鲁抗,对合作伙伴提出了标准较高的五项原则:
(1)具有强大医药产业背景的大型医药集团。(2)拥有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和众多的新产品储备。(3)具有覆盖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和稳定的终端客户资源。(4)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灵活、高效的企业经营机制。(5)能为企业改制和今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经过与多家境内外企业的广泛接触和反复权衡,鲁抗、新华都选定了上药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上药集团为国有控股医药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极富成长性的医药集团之一,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居中国医药100强第一位。新华、鲁抗的产业基础和价值积累也为上药所看重,上药表示了良好的合作意愿。
据了解,去年4月、10月份,鲁抗集团、新华集团的改制方案分别经职工代表会议通过后,重组各方签订了有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透露,其重组框架一分为二:一是新华集团与上药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产业投资性公司,上药集团以现金出资,新华集团以所持国有股权出资。上药集团在投资公司中占控股地位。二是新华鲁抗集团以鲁抗集团的全部净资产作为出资,上药集团以现金作为出资,将鲁抗集团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
据透露,鲁抗集团、新华集团已分别完成了改制重组总体方案的编制并上报国资部门。国资部门对鲁抗集团改制重组总体方案已作批复,同意鲁抗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整体改制。新华集团改制重组方案正在报批中。
据有关方面介绍,规范化与系统性伴随着重组过程。一是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主业重组创造条件。新华集团、鲁抗集团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方案已经有关部门批复同意后,新华集团所属辅业企业改制已基本完成,鲁抗集团所属中小企业的改制也将于近期完成审批程序。二是按照有关部门统一布署,陆续开展清产核资、审计、评估工作,为改制重组做必要准备。鲁抗集团清产核资工作报告已呈报省国资委审查,新华集团的清产核资工作也即将结束。
业务对接与协同效应
据介绍,上药集团承诺,合作后双方将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目标。
新华鲁抗称,上药与新华鲁抗合作而形成的协作效应是明显的。
其一,新华集团通过与上药集团全面合作,将发挥化学合成药的技术优势,并通过反向整合,进一步巩固新华化学合成药在国内的龙头地位。鲁抗医药与上药集团的抗生素企业在抗生素生产方面有上下游产品对接关系。鲁抗有抗生素原料药、中间体及头孢唑啉等制剂生产优势,上药集团抗生素事业部有三代、四代头孢霉素等新产品及各类制剂的生产销售优势,双方资源对接,能扩大延伸现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
其二,上药集团原计划在上海奉贤等筹建抗生素原料基地,现在把鲁抗作为自己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其生产成本将明显降低。其拥有的红霉素系列产品及双氢链霉素、硫酸核糖霉素、卡那霉素等通过美国FDA认证的品种,也将移到鲁抗建设生产。同时上药集团还将向新华集团输送新产品、新项目。
其三,上药集团在市场网络方面优势明显,拥有覆盖全国(包括港澳地区)的医药分销网络,控制了近2000家零售终端,拥有客户6000余家。2003年分销业务额居全国之首。新华集团、鲁抗集团可利用上药集团的市场网络优势和市场开发经验,使产品进入其分销网络,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其四,上药集团在科研开发方面优势明显,有3个国家级技术中心、7家市级技术中心,与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药物所等80余家机构结成战略科研合作伙伴。近3年来,共开发国家级新药215个。新药、鲁抗可借助上药集团的研发平台,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
合作方正进行越来越密切的接触,已开始了诸多业务对接工作。鲁抗集团、新华集团与上药集团各自成立了业务对接工作小组,在财务与审计、发展战略与规划、产品品种与市场营销、科研开发等方面进行业务协商与对接。
一系列动向说明,双方重组正向既定目标步步靠近。而对于新华制药和鲁抗医药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回升,市场给予了更多的期待。上海证券报记者郑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