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油价暴涨成本狂升 期市能否成为航空股救命稻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 04:01 中华工商时报

  实习记者 张伟霖 本报记者 董砚龙

  航油价格暴涨成本控制出现难解命题

  日前,各航空公司陆续接到航空油价上调的通知,航油价格上调到4620元/吨,上涨幅度为10.3%。这已经是2003年以来第五次航油价格变动,而航空公司则不得不为这部分高出
的成本买单。业绩增长放缓甚至是出现下降的压力笼罩在航空公司的头上。

  而曾被外界赋予很大期望的燃油期货在此关键时刻,却没能成为航空公司进行风险控制所选择的工具。一方面是成本高企急需期货套利保值,但另一方面却是航空公司想赢怕输的心态,使得是否进行期货投资成为航空公司成本控制中的难解命题。

  需要期货套期保值

  国际上许多航空公司的做法,是通过石油期货套期保值,在燃料购买方面始终进行对冲交易,以锁定航油成本。事实上,此前要求进行期货交易呼声最高的也恰恰就是这些航空公司。

  根据国内一家大型航空上市公司的计算,航油价格每吨每上涨100元,就要消耗其2.5个亿的纯利润。此次如果航油每吨再次上涨400元,就意味着今年要减少10亿的纯利润。东方航空(资讯 行情 论坛)此前的一份报告也指出,近年来中国航油消费量在600万吨左右,而进口数量达到30%。这些航油有必要在国际市场上做套期保值业务。

  但华夏证券一分析人士表示,实际上除了国航,其他国内的航空公司,此前根本没有在期货市场上有过动作。而即使是国航也只是国外进行少量的期货交易。

  据了解,在燃油期货推出之前,东航、南航等公司都曾试图进行国外航油期货交易,但由于面临政策风险而未果。加上国内航油的采购及供应皆是由中国航油集团垄断,航空公司不能直接采购,无法自主把握买油权,只能按市场现货价格购买航油。因而由航油上涨所带来成本的负担,只能是完全转嫁在航空公司身上。

  “中航油事件”余波作祟

  其实我国早在1994年就曾推出过石油期货,当时的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曾经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能源交易所。但在1995年国家计委对石油实行政府定价之后,石油期货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鉴于航油与燃油上游产品的同源性以及价格的高度相关性,在去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燃油期货,业内本以为是为国内航空公司利用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来控制航空煤油成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为何在推出燃油期货之后,航空公司却依然迟迟未予下手?兴业证券一位分析人士认为,这更多是中航油事件的余波在作祟。

  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航油贸易商,中航油几乎垄断了中国航油市场。背靠中航油集团在航油的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中航油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成为了航油期权产品交易的做市商。而此后恰恰是期货让中航油跌了一个大跟斗。由于陈久霖的判断失误,让5.5亿美元瞬间蒸发,使得中航油公司蒙受巨额亏损。

  中航油参与期货交易的失败,成为各家航空公司的前车之鉴。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国内的燃油期货,事实上各家航空公司也只能是有心无力。一方面自身没有这方面的期货能手;另一方面委托给外人做又怕出风险。于是,在面对期货时纷纷转向另一种倾向,“既然有风险,那我就不干,该保值的不保值。

  期货避险等待突破

  对于航油的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国内一家航空上市公司的有关人士透露,在航油市场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其所能做的,一是压缩管理费用,二是尽量节省航油,将每次加油的量尽量精确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但业内人士则普遍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航油涨价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航空公司在这方面所能控制的成本是有限的。

  伴随成本上升而来的是收入增长预期的降低。根据统计,去年1至10月份,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40.4%、44.9%和28.9%,民航客货运输增长不可不谓强劲。然而由于这种大幅增长是建立在2003年非典时期较低的基数上,今年增长率应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华夏证券分析人士预测,今年航空业运输量同比只能增长15%。而今年宏观调控压力的加大,又将进一步对航空货运业造成不良影响。

  与之相对应的是,航空股连续多天下跌,整体呈现弱势。分析人士指出,航空股此际已成为基金抛售的对象,但是经过连续下跌,目前航空板块已经处于历史新低的位置。但是如果在压缩管理费用、节省航油的同时能够在期货避险上有所突破,航空类上市公司将显露一定的投资价值。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