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金融大案在我国频频发生,先是中行的一个行长拿了好多个亿潜逃到了国外,接着是建行的最高管理者———张恩照因涉嫌收受回扣而出事,然后是农行爆出内部人员与信用社及社会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骗取银行贷款,金额高达11498.5万元事件,接下来中行一员工挪用600万美元潜逃时被抓获,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关注。
银行频频出事,最着急的还是管理层,这不,银监会马上就下来一个《关于加大防范
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与以往的类似《通知》相比,该《通知》还是够狠的,比如反复发生大案要案,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单位,要从严追究有关高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等等。假如该《通知》在十年前出台,也许会收到一些成效,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资本高度流动的时代,在强大的利益诱惑和高度垄断的情况下,人们会说,该《通知》还管用吗?
实际上,要防止银行大案的发生也有办法,就是彻底清除目前在我国银行中有着深厚基础和动力的潜规则,就是发放贷款拿回扣、引进设备吃回扣、低价处理不良资产变相化公为私等。试想一想,连张恩照这样执掌建行大权的董事长都因回扣问题而出事,那么谁敢保证其他银行的掌门人及大大小小的银行行长们不会出现同样的事情呢?要知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犯案所带来的风险,比任何金融风险都要可怕得多。因此,要彻底清除这一风险只能从外部入手,斩断潜规则的形成机制,即从外部建立对银行的监管机制,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只靠内部监管机制。
那么,我国银行的外部监管机制该从何处入手呢?笔者认为,有两种办法最可行。第一种办法是彻底打破目前我国银行这种垄断经营体制,建立譬如民营银行这样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银行体系。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的这种潜规则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且越积越多,就是由于这50多年来,我国银行一直处于高度垄断经营状态,且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经营状态。尽管这20多年来我国也发展了一些股份制银行,但这些银行的规模太小,同时他们也逐步向这些垄断性的老大哥靠拢。要知道,在高度垄断的情况下,不管哪个行业都会出现权力寻租等不正常的潜规则,何况是银行这样一个全国金融资源的集散地?因此,只有打破垄断,才能建立新型的银行体系,才能彻底铲除银行潜规则的滋生土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民营银行这样一个好的经营机制在近期面世的可能性很小,它不是目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更何况一些高层还没有弄清楚民营银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以为将现有的银行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就行了。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股份制改造过后的建行、中行恰恰是目前银行犯案的重灾区。他们目前怎么想?常人是不可知道的。
第二个可以清除银行潜规则的就是舆论监督,尤其是新闻舆论监督,它比某些部门发通知管用多了。按理说,新闻舆论监督对我国金融改革的顺利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应该大力提倡。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银行潜规则的生长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因为是内部监管,唇亡齿寒,关键时候上边就会帮手盖住,外部监管机制无从入手,又怎样能从根本上铲除银行罪案呢?
(晓航/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