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 张柏松
物价上升、经济下滑的滞胀阴影正在扰乱经济,为经济调控增添了复杂性。小心出现滞胀的可能———正在成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今春以来,高油价卷土重来。在传统的冬季取暖用油需求高峰过后,油价继续走高,
这使人们逐步修正对于油价趋势的判断。许多海外研究机构开始倾向于认为,在实际的需求增长及资源约束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油价高企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想的更久一些。中国经济今年可能要第一次真正面对油价持续高涨所带来的挑战。
部分行业严重“受伤”
此前,国内航油价格已不得不跟随国际市场油价上涨之势,调价10%以上。“调价以后就比较麻烦了”,上海航空董秘徐骏民对记者说,航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总成本比例达25%—30%左右,而对航空公司而言,将成本压力向消费者转移的难度相当大。有不少行业研究员则认为,如果油价持续高企,航空业全行业亏损将成定局。
受影响的远不止航空业。“油价上扬,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很大。”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说。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早上,他还听到北京市的出租车司机抱怨,如果出租车公司不给补贴或减租的话,生意就很难做了。他认为,油价上扬将导致物价指数上扬,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利益分配格局将发生变化。对于转移价格压力较强的石化上游企业影响较小,对下游企业则有较大影响。
财政部综合司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日前的一份报告则分析说,如果油价持续高涨,世界经济增长将放慢,进而冲击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同时,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而出口企业通常议价能力较弱,难以向下游转移成本;进口油价的上涨也必然会增加原油、成品油的使用成本,带动煤炭、天然气等价格上涨,并导致下游产品成本上升;同时,这还将影响居民消费,如居民对汽车等相关商品的消费就将受到影响。
滞胀阴影扰乱经济
油价上涨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这也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要小心出现滞胀的可能。”南方基金债券经理李海鹏说。他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欧洲、美国也都有物价继续上升的趋势,考虑美元偏弱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与此同时,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能源价格也同时上扬,水、电等调价也在所难免,这些因素与油价上扬共同作用,增加了物价压力。与此同时,如果采取一些紧缩措施,又可能会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对于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具体影响,机构们的普遍看法是,将会拉低GDP,而助涨CPI。如亚洲开发银行认为,如果世界原油价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中国经济2005年的增速将降低0.8个百分点,物价将上升0.5个百分点。国际能源组织预计,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中国GDP增速将降低0.8个百分点,物价上升0.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测算,如每桶上涨10美元,持续一年的时间,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大约是0.3—0.4个百分点。
宏观调控更显复杂
面对石油等商品的价格上涨压力,中国应该如何处理?
“这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李海鹏说。他分析说,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国内需求,在资源约束的背景下,这种需求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动力,甚至也是国际市场上一些商品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而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等的价格上涨则成为新的物价推动力量。他认为,可以考虑采取先调整汇率的手段,以抑制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注意严控资金的流入并相应的采取紧缩性的货币工具,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进行对冲。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童威也认为,温总理已提出可能在未来“出其不意”的改变人民币汇率政策。而汇率波动幅度的放宽,尤其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将给国内市场消化能源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胀压力提供新的契机。
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面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问题的根本还在解决当前经济过热的状况,尤其是如何应对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和给经济带来的虚假繁荣。如何真正有效地调整房地产市场,确保市场回归到正常理性的位置,是国家在面对能源问题时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政府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赵晓建议说,目前中国的重化工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对能源产品需求十分庞大,但同时利用的效率又十分低下。政府在调整产业机构的时候,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发展低能耗的清洁能源,同时要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放开上游产业的垄断。
《市场报》 (2005年03月29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