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中旬,《隆生》编辑部参加首届“中国企业内刊工作者大会暨中国企业文化功勋论坛”,《隆生》杂志获一等奖。参加会议过程中,看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内刊,也接触了许多内刊工作者,但总觉得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刊物并不多,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我们的内刊做给谁看?我们的内刊有没有人看?
如何抓住读者眼球
在这个信息量相当庞大繁杂的时代里,报纸、网络、电视、广告牌,所有的信息无孔不入地轰炸着读者,几乎有泛滥成灾之势。人所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份做得非常精美生动的公开发行的报纸或杂志,也未必能吸引读者从头读到尾,面对这么庞大的信息量,企业内刊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吗?内刊多了,印刷精美了,但在许多内刊华美的外表下,不是企业的“自卖自夸”就是老总的“长篇大论”,而少有来自员工的真正声音、少有真正震撼有力度的评说讨论,企业花那么多钱做内刊,而做出来的内刊却只是让读者感觉在单纯地发布企业新闻、给公司或企业老总做广告,哪里还有阅读的热情?这样的内刊,也许在一转身的功夫里就已经被扔进了垃圾桶里。企业的竞争焦点由产品到品牌逐渐向文化过渡,一般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通俗地说是对企业的看法及企业做事方式的看法,是一个企业团队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文化倾向,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实在不假。内刊作为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能给读者以比较直观地反映企业文化的作用。一个企业的言论自由不自由,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强不强,去看看企业内刊上就应该可见一斑了———如果通篇都停留在“XX董事长发言指出”、“XX会议顺利召开”、“XX胜利闭幕”之类的种种喜讯上,千篇一律的老面孔,闭着眼睛都能按标题填内容的企业内刊,是很难让人相信其企业文化会有多大活力,多么人性化的。现代人已经越来越拒绝商业味道过浓、自我贴金的炒作方式,大凡碰到这种内刊,很容易一跳而过或者干脆一丢了事。
内刊凝聚企业合力
内刊的报道具有两面性,任何发言、理念的推行、政策的贯彻落实,都需要一个完美的包装,一篇报导的重心也许是放在发言上阐述核心的一句话的意思、政策的一个重心、理念的一个精髓上对工作有什么要求而展开。这个“包装”就是企业的任何一个举措都是对管理的一种监督、鞭策、压缩,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员工则是给予了更多的参与管理的权利、民主的权利,对企业发展运作方向的一种知情权。无论企业内刊的定位是“内向”还是“外向”,或者内外三七开、四六开的比例,都不应该忘了一些灵魂与思想的东西,作为企业文化展现的一个平台和窗口,提供交流的渠道,也提供让人了解企业的渠道。通过内刊这个桥梁,让企业文化以平和、通俗的形式得到接受与认可。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对内则是一种向心力,具有整合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功能。在这个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企业员工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更加异彩纷呈,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主决策的愿望,都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极少有人愿意在一个企业里永远处于接受命令,然后机械地去执行的地位,至少对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或者有一定阅历的员工来说,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一个始终被动接受指令的劳动工具。同时,他们的要求不仅仅是收入方面,也不仅是安全感和愉快方面,他们还要求企业发展的设计符合他们个人的愿望。这就需要有一种精神的力量把大家凝聚起来,通过精神的力量帮助企业员工发展出一种集体认同感,对企业的目标和利益达成共识,从而达到行为一致,形成合力,为着共同的目标奋斗。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金开诚提出的“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此话很值得我们内刊工作者寻味,你以为写得很精彩的东西,不一定别人会认为精彩,也不一定真的精彩,一切从接受效果来看,包括老总,但绝非企业老总说了算。否则老总满意了,把你提拔了,但刊物也完蛋了。
杨玉霜 《隆生》
(子琦/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