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市委书记的栽树纲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采访对象:重庆市合川市委书记 纪涛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庆地方官员访谈本报记者 童辰

  听完对纪涛的采访,合川的一个本来有意到中国经济时报重庆记者站来发展的科长决定:不来了。

  从纪涛的合川治理思路中,他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一听就知道经过深思熟虑,这种深思熟虑也给了纪涛信心,你可以发现,似乎合川发展的方方面面,他都考虑到了。

  这可能也是从去年的公开材料中,找不到太多关于纪涛的报道的原因。即使是合川的官方媒介上,关于纪涛的报道,比较常见的标题也是:“市委书记纪涛到××调研”。

  纪涛是2004年夏到合川的。此前,他是重庆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援藏在西藏昌都地区行署任第一副专员三年,也很少见到他的报道。

  纪涛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是他的“栽树论”,采访结束后,他有感而发:

  “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很多工作是基础性的。特别是我们这种地方干部,心态很重要,你得有栽树的心态,不能老想着乘凉。”

  “要有长远考虑,一届一届的来,不断地努力。我在我的任期里,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该打的基础打好,后来的人就好办了。更重要的是打下一个基础,而不是做几个东西摆在那儿让人家看。”

  “做事要计效果。在合川各级干部队伍中,要倡导这种作风。”

  调整经济结构,做大二三产业是合川今后发展的战略任务

  分两个方面讲:一个是一个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以及生产力布局的合理;再一个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当然现在谈循环经济还早了一点,至少要有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和注重环境的协调。

  从结构上来讲,合川农业规模较大,人口比较多,有152万,在重庆排在第二位;产业结构上有点失衡,一二三产产业结构比为21:41:38。

  民以食为天,第一产业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存安全的保证。但是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靠它是支撑不起来的。发展要靠二三产的带动,第二产业是创造财富的产业,第三产业实质是聚集财富的产业。结构要调整,这是包括以前几届班子就达成的共识。二产必须发展,否则经济没有支撑。

  现在政府四个职能的转变,第一个宏观调控,我们是执行者;第二项市场监管更多地体现在条条上的,比如工商、税务等。后两项职能是最需要我们这一级政府用心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都是要花钱的。

  这钱从哪里来?现在合川人均财政收入才200多元,很低,出路是发展二三产业,形成一种合理的产业结构。

  三大战略

  我们到合川以后,在前几届党委、政府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大战略、十二项重大任务”,这是阶段性的提法。“三大战略”包括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培育、大城市建设。这三大战略不是空想的,是有相互关系的。

  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市,没有投资、项目带动是不行的。目前合川经济增长每年12-13个百分点,大概投资要拉动8个百分点。这就必须抓大项目,要抓能为经济增长起到带动作用的基础性、生产性的项目。由项目带动到产业支撑有一个转化过程,现在要靠大项目带动。目前合川大项目比较多,基本上是重庆市安排的。

  第二个,大产业培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培育自己的产业。如果不培育产业,我刚才提到从主要靠项目带动到产业支撑的过渡就很难实现,项目减少了,发展就没了支撑。

  产业培育不能给自己画地为牢,支柱产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产业的培育不能给自己画地为牢,不能自己给自己定个什么支柱产业,支柱产业不是你认定的,它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三个方向——不叫三大支柱:一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合川有资源,比如石灰矿,重庆现在较大的水泥厂如腾辉、富丰都在合川。再一个是煤,合川现在的沥鼻峡和保合煤田,是重庆市一块未开发的煤炭富集资源,但开采技术要求较高。还有盐,现在重庆主城区吃的盐一半都是合川供应的,可开采贮量有3000多万吨。

  还有合川三江汇合,水资源较为丰富,过境流量700多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一倍半。现在开发的大项目有双槐火电站,240万千瓦;草街航电枢纽,现在也启动了,50万千瓦;还有6万千瓦的富金坝电站,5.5万千瓦的坑口电站。在建的能源项目加起来就有300万千瓦。这也都属于资源开发项目。

  第二个就是一般加工工业。含义比较宽泛,只要合川有条件,只要投资者愿意,我们都欢迎。这里面有个前提,污染的项目不能来。因为合川在主城区的上游,保护环境不光是为主城区保护,也为自己保护,把环境污染了,农业资源都受到影响。

  一般加工,就不存在限定范围,污染小、跟环境协调就行。当然原来我们已有优势的领域不能放弃,像丝绸、棉纺,本来就是我们的强项。

  第三类就是农产品的深加工。实际上农产品加工还是资源型的,但是我们把它特别提出来考虑,目的是推动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农村工业化提法欠准确,更重要的是把农业当成产业来做

  现在农产品不增值不行。我们GDP一年100多个亿,农业这块26-27亿多,如果乘以食品工业2-2.5的系数,可以弄到50-60个亿,农产品深加工要用产业化的思路,产业化提了十多年,但是真正形成产业化生产的不是很多。

  这里有个问题要先解释一下,农村的工业化提法不是很准确,准确讲应该是农村产业化。把农业当成一个产业来做,你的发展就不是小农经济,不是小作坊,你就有个规模有个集约的问题。过去提农村工业化,好像就是要发展工业。当然工业要发展,但只是产业化的一环,更重要的是要把农业当成产业做。

  提产业化也不能搞画地为牢,有什么就干什么,资源有优势的可以扩大。生猪、粮食、蚕桑这三项多年来合川都在全国百强以内,有的排到20多位。还有合川的水产,再有一个现在兴起的葛产业,葛根,有几万亩。葛根合川原来有,但它是野生的,现在慢慢把它发展成一个产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在变,所以葛根也起来了。

  这一类是合川过去传统优势不明显的,但是环境和土壤有优势,所以不能画地为牢。我在乡镇调研时也说过,只要你有心,说不定你留神哪个方面就成一个产业了,包括蔬菜、水果。

  农村的产业化生产关系上有个现实的困难,就是生产资料的高度分散

  农村的产业化生产关系上有个现实的困难,就是生产资料的分散,高度分散。可以说,现在是农村土地、生产要素使用权分割最零碎的时期。

  农业产业化难也难在这里,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下面基层也创造了很多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新型的合作社,像蚕桑、水果、养殖业的专业社,农民自己都组织起来了,加上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引导,这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经济为纽带的生产组织方式。

  我们工业发展有三个大的方向:资源开发、一般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

  我所理解的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不一定非要高精尖的技术,实际上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工业发展的全新理念,关键是你要有新的发展观。我们发展的方向、所采用的工艺、所使用的技术要和环境相协调,要可持续发展。资源、效益、环境的和谐统一,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新型工业化。

  定位你是城市不等于你就是城市

  “大城市建设”。在重庆市规划里面,合川城区人口60万,是区域性的中心之一,也是确定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既然是城市,你就要像一个城市,不是说你定位是城市了你就是城市。就像重庆当年直辖一样,给你定位直辖市,实际上你还没有到那水平。

  我们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规模,还包括我们的观念,都要有一个大的提高和转化的过程。大城市和小县城不是一回事,当然也不是越大越好,城市建设也要讲科学发展观。

  成渝经济带的形成意味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

  这里面有一个对合川总体的分析判断:从合川的区位来说,在地理位置上属重庆的北面,略偏西,离主城区高速公路就58公里,而且三江汇流。再一个就是遂渝铁路今年5月份通车,这是到成都的第二条铁路通道。此外,接南充的高速公路——武胜段今年通车。也就是说,第二条成渝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

  形成了以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生产要素是往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向流动。合川处在重庆北部连接川东北的交通接点上,当然有很大的优势。这些交通线的建成,使成渝经济流向将发生变化,而这也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成渝经济带的要求。这可能意味着生产力布局将有新的调整。

  十二项重大任务,我们都定了责任人

  大的战略方向是定了,事情得一件一件做,得突出重点。我们近期或者一定时间内要完成十二项重大任务,就是我们所说的“两电”——双槐电厂、草街航电枢纽;“两煤”——沥鼻峡煤田和保合煤田的开发;“两路”——遂渝快速铁路和武合高速公路;“城市建设三大片区”——东城旅游度假区、北城商贸区和江城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化的三个产业。

  我们又定了责任人,都是市委和政府的班子成员,重要项目还有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最后根据工作重点的完成情况,该谁承担责任就得谁承担责任,把它具体化了。

  一个极核多个增长点,然后是有条件的乡镇构成外围

  生产力布局。合川的“重庆江城工业园区”是重庆的特色工业园区之一,按投资强度和产出的效益,有些企业我们要引导他们进入园区。但是各乡镇都有自己的优势,招商引资,引来以后怎么办?我们就要制定一种合理的制度,项目进了园区,税收上不全进来,有一个合理的分成比例。项目是我引进来的,或者说已经在我这里落地了,然后移到园区里,那么分成的比例都不一样。要保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这是一个极核。还有经济基础比较好的镇,像三汇、清平、土场可以形成另一极,这就是增长极核与多个增长点。加上其他有条件的镇,投资人去了,尊重投资人的意思。但是有一条,不能搞村村点火遍地开花。

  增长极核与多个增长点,然后是有条件的乡镇,这就构成了我们生产力的布局。为什么提出有条件的乡镇都发展呢?因为合川就2356平方公里,交通改善以后,合川最远的地方也就一个小时可以到,一个小时的路程从时空距离上对办企业来讲不是一个障碍。业主他要选择一个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可能不一定选择在城区,他选择到哪个乡镇都有可能,其中包括他对资源、原料的运输距离等等的考虑。

  产业发展要形成簇群

  合川的工业发展,从可持续和与环境协调上我们不提退二进三这句话,也不提承接重庆的退二进三。说不定什么时候支柱的龙头就在我们那里。比如说纺织,现在香港查氏集团进入合川,西部地区的纺织基地可能说在合川。

  所以产业发展要形成簇群,这样相互之间才能配套,成本才能降低。比如壁山皮鞋城,离开那个地方到另外的地方去做皮鞋,各种配件采购就要困难得多;他在那个地方办厂,就要方便得多。还有温州的打火机,换个地方可能地价更低,但不行,他离开了温州那个地方各种配件找起来都很难,他需要有一个产业簇群的效应。

  交通,关键是形成网络,提高通行能力和打通外部接口

  我刚才说了,到主城区就1小时。我们现在的交通建设,内部的交通,就要提高我们对通行能力、通行条件、通达深度和网络连接程度,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对外要接口,尽可能争取多的接口。既要方便我们的东西出去,又要方便别人进来。

  在重庆十一五规划当中,二环没有环到合川,但我们要借力这条高速公路,那就要新建一条连接二环的通道。往北,武胜这边,今年底高速公路可以通,接成都;再往西,遂渝高速公路往铜梁,合川距铜梁27公里,我把路面改造好,合川到成都就有两条高速公路。

  从以地招商到以地生财到无地招商

  在土地的利用上,现在土地资源控制很紧,门也关得比较死。要研究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去年我们做了一件事,就是土地的清理,对集资建房进行了清理,对圈了地以后多年没有动的进行了清理。这就为房地产市场、为工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土地使用上,还有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以前是以地招商,现在看来这是恶性竞争。比如说零地价,一万两万块一亩,这基础设施谁做?七通一平,政府的财政就这么几个钱,再负债干这个事,投入什么时候收回?

  从以地招商,要变成以地生财,而且最后还要无地招商。

  我们现在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关停并转不断的淘汰过程中,也留下了很多存量资产,怎么用?现有企业怎么做大,就是无地招商。从以地招商到无地招商当中还有个以地生财,这是土地的利用。

  无地招商受大环境的约束。光合川做别人不干,那不行,还要有重庆市甚至国家的政策环境。现在很多企业它是跟着地价走的,有时引进项目,跟我们竞争的区市县很多,有的甚至开出了零地价。

  有效利用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

  从经济运作上还有个融资的问题,要善用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我们自己的财政资源很有限,主要起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比如说贷款贴息,我直接给他,还不如我贴息,他可以做很多。

  金融资源,合川的存款,有近100亿,但合川的贷款不到50亿,才一半,资金外流了。我们得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想办法把它留下来,我再用上一半,用25个亿,那就不得了啦,我一年保持几十个亿的固定资产投资,那也是非常大的投资。

  国家的项目,重庆的项目,要尽量争取。社会资本也要使用,发展就是缺钱,一方面缺钱,一方面有钱,就是怎么运作,怎么用。

  三支队伍之一:干部队伍的三个转变

  经济发展要有人,没人不行。我们要有高素质的三支队伍:干部队伍、专业人才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

  这里首先涉及到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和时代发展要合拍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搞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转变,一定要从传统的工作方法中调整过来。

  很多政策的调整对我们也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农业税免了,镇里的干部干什么?村的书记和主任干什么?过去最难的也是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催粮催款、计划生育,现在这三个任务都变了,干部做什么?队伍怎么建设?要转变,首先要转向发展经济,发展二三产业,还有农业的产业化上来。

  第二个要转到服务上来,为老百姓服务,为生产服务,提供公共产品。要加强和群众的关系。说了很多年的密切干群关系、血肉联系,就是我们执政的基础。

  第三就是我们的组织形式要转,比如说村一级的组织建设,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有文化、脑瓜比较灵活的青壮年到外面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谁来干这个活?到哪去找一个合适的支部书记和村长?这个人他要能带领这个村发展,他要能为这个村的老百姓服务,而且能够保持一方的平安和和谐。

  干部下乡是一个方向

  有件事合川做了,很多地方也在做。那就是镇上的干部、每年分配的大学生,到村里面工作。这样人也充分利用了,干部也得到了锻炼。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都要去了解;一个村几千人,要去协调,都要动脑筋。

  要让他们去体会,村支部书记和主任怎么当。要让他们去领会代表老百姓利益的重要性。老百姓是我们执政的基础。

  人力资源要有效利用。我们现在镇这一级,管理的幅度到底合不合理?设置那么多镇,有没有必要?有没有人浮于事的情况?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思考。

  三支队伍之二: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都涉及到一个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

  再一方面,管理层,尤其是管理经济、社会事业这方面人才。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你不可能管好经济,不可能依法行政,至少做不好依法行政。

  还有企业管理人才。业主他不一定会管理。他有钱。他是投资人,投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经理人。好的经理人从哪里来?靠引进?

  我们还得培养我们的经理人、高级管理人才,要有这样一个队伍。合川不是个县,合川今后定位是个大城市。一个大城市,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管理人才,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

  再一个方面就是专业性的人才。专业人才就包括技术人才、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当企业需要的时候,能提供足够的中高级技工,我们需要这方面的队伍建设。

  这两类人才都涉及到一个地方的职业教育发展。合川现在有4所大学的分校,在重庆,除了主城区之外,算是多的了。另外还有几所民营职业学校,主是要培养服装设计师,还不错。例如有个项目,投资人就要求合川能够保证提供3000个熟练服装方面的职工,这就要经过培训。一个人不是放下锄头就能做衣服的。

  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你是没法干事的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和谐的环境。就治理结构而言,是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组成,这四个方面的力量,要和谐、统一,思路、观念、工作的方向要统一合拍。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你是没法干事的。你再聪明、再能干、素质再高,精力不集中、用劲的地方用得不对也不行,有时候反而麻烦了。人不怕工作累,最累就怕是心累,这心累就是人和人斗的累。

  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创造和谐的环境。当然这个团结并不是无原则的,得把大家的精力和智慧集中起来。

  在合川几次会上我都讲过这个问题,以前这方面教训比较多。合川干部的素质在重庆区市县来说,是比较高的,而且合川的文化底蕴是最厚重的。合川还有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区位优势。这么好的基础和条件,为什么发展到现在不尽如人意?

  大家的精力集中起来,智慧集中起来,举全市之力、集众人之智,要形成一个政通人和、共谋发展的环境,以合川的条件没有干不好的。一个地方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握规律,因势而行,顺势而导,一个地方就会充满希望。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