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走出知识产权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08:54 中国企业报

  南 林/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产业竞争工具。当“中国制造”让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感到面临的强大压力时,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他们惯用的有效手段,而中国企业也确实存在着足以致命的产业技术“硬伤”。“中国制造”的技术短板、专利缺陷的客观存在,使跨国巨头们设下的种种知识产权陷阱让中国企业
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关专家指出,频繁发生的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只是国际巨头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其真正目的在于干扰竞争对手的正常商业运作,从而获得想要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业界普遍担心,随着我国入世的过渡期行将结束,跨国公司将大举进入中国,如果不能依靠创新真正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中外企业的技术差距有被继续拉大的危险,而与国外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摩擦也可能进一步增多。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摆脱知识产权陷阱?依靠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升级“中国制造”的概念,应该成为当下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尽早树立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

  创新和技术领先是任何依靠技术和产品生存的企业命根子,而知识产权的取得,无疑是使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点金术,健全、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则是维护企业与国家竞争力的保障。但当前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总体上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意识。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年只有几万件发明专利,而世界各国每年约有100多万件发明专利。现阶段,如果以几万件发明专利与100多万件发明专利去进行硬碰硬的“国际专利战”,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我们要充分掌握各项规则,包括各国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WTO的相关规则、各相关技术与产品的标准。只有充分了解这些规则,我们才有机会争取主动并最终打赢胜利。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都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体系建立的重要性,更有部分中国企业已拿起知识产权法律武器向挑战者发起了反击。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