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涨价潮中的政府责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02:2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邓聿文

  继房贷利率上涨之后,油价又开始上涨了。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即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几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都涨价了。粮价涨了,房价涨了
,水价涨了,电价涨了,油价涨了,连旅游景点也跟着凑热闹,一古脑儿涨了。

  经济学家多从经济周期来解释此轮涨价的原因,认为从2004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过盛的投资需求和上游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带动了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的上涨。这种解释当然有道理,但还不够。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有些涨价就根本没道理,本来小涨却变成了大涨,本来不该涨却涨个不停,个中缘由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这种涨价行为。首先,这与提供涨价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所处的垄断地位有关。无论是水电油,还是房贷和景点的涨价,都有这一因素在内。以油价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固然是推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上升的主因,但国内石油公司搭车涨价,更是源于它们的垄断地位。三大石油公司掌握着石油市场的定价权,涨多少,什么时候涨,全由它们说了算,消费者根本没有话语权。

  其次,与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有关。有些上涨明显是由政府推动的,比如房价。在高价房屋的价格构成中,一般来讲,建筑成本只占小头,地价、税费、融资与交易成本、开发商利润等占了大头。

  政府垄断了土地交易,将土地当作“第二财政”,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利益结盟,地方官员要靠房地产拉抬GDP政绩、充实小金库,等等,使得地方政府并不希望房价跌下来,相反,希望房子价格越来越贵,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开发商,才能卖出更贵的土地价格,从而政府也才能有更多的财政收入。以如此思维去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价岂有不涨之理?

  第三,与利益集团的谋利行为有关。利益集团总是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惜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景点提价就是这样。

  旅游区尤其是世遗景点本是公共产品,它的涨价应该由国家来决定。但由于国家不过是旅游景点名义上的最终所有者,现实中,这种所有权是由地方各级政府代表国家来行使的,特别是由于景点一般都委托给某个公司来经营和管理,所以,他们也就有动力要求景点价格上涨。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当某个景点想涨价时,它就会抬出诸如要弥补保护资金缺口,限制超负荷的参观客流等似是而非的理由来。而实际上,他们无非是在借公共利益的名义来获取本小集团的利益。

  上述三点基本上能概括目前商品和服务涨声一片的原因。当然,在现实中,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价格上涨,特别是那些不该涨却涨了的商品和服务,凸显出政府在价格管制上的失职。所以,要消除不合理的涨价行为,打破垄断固然是最重要的,但一来这也要靠政府的力量,二来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现阶段来看,还是改变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显得更为迫切,首先,政府不能作为市场一方与民争利,在这个前提下,政府从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出发,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并通过价格管制来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效率的最大化。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3月28日 第五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