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资产证券化大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6日 10:32 证券时报 | |||||||||
资产证券化产品可以和原始权益人发行的债券进行比较。从原始权益人一边来说,不发债券而是实现证券化,好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借证券化降低筹资成本;二是借证券化卖出资产变现;三是借证券化收取资金杠杆效应。 从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一边来说,购买了原始权益人的债券,也就承担了原始权益人的信用风险。而资产支持证券从资产池获得本息回报,只要资产池中
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用来进行证券化的信贷资产是银行现有贷款资产的一部分,显然发放贷款和管理贷款业务是资产证券化的源头。在资产证券化时,原始权益人有选择地构建资产池。资产证券优化试点的巨大挑战就是如何保证银行不故意选择质量较差的资产证券化,牟取“佣金”收益,不正当地转嫁呆坏账风险。 原始权益人和投资者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原始权益人不仅拥有几乎全部信息,而且拥有主动挑选资产的权利,而投资者只能被动地通过资产池的统计特征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因此,确保公平交易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从制度上和专业上保证信息透明、定价公允、运行独立等。 其次,资产证券化产品必须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否则证券化就丧失了大部份意义。反过来,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对证券化产品的定价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没有流动性良好的二级市场,就没有有效运作的一级市场。 综合来看,大力培育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做市商、经纪商、研究服务商,并通过上述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等引入银行之外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当务之急。现行基础本来就薄弱,再排除现有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实质上是自挖墙角,也落入了本位主义和重复建设的窠臼。资产证券化从试点开始就必须打开大门,多方参与、多方共赢、多方共同成长,才有光明的前程,才谈得上制度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