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楼市高温成金融体系健康关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 |||||||||
央行于17日上调个人房贷利率,并要求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城市或地区,提高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对此表示,央行调整房贷利率政策是想在需求方做一定的调整,主要对象不是买房的普通老百姓,主要目标是抑制过度的投机性购房。 吴晓灵还表示,中国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非常之高
记者打开上海房地产动态交易的平台,21日下午显示,上海内环线以内的今年住宅成交均价16150元/平方米,中环线内环线间今年住宅成交均价10979元/平方米,中环线外环线间成交均价7828元/平方米,外环线郊环线间成交均价6433元/平方米,郊环线以外成交均价4547元/平方米。设想你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话,在上海还能够在哪里找到合适的房价安居呢?结果只能有三个,要么继续忍受住在拥挤的小房间里生活,一家三口只有十来平方;要么搬到城郊结合部,每天上下班花2个多小时;要么当个“负翁”,向银行借一笔十几年才能还清的沉重贷款债务。 从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出发,许许多多人选择了当“负翁”,银行房地产贷款随之急剧升高。21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2月末,上海中资金融机构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371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9.3%,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99亿元,同比增长43.5%;今年1至2月,商业性房地产贷款新增21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高达87.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153.2亿元,同比多增59.75亿元。房地产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高达近九成,难怪有媒体称“上海房地产市场近乎失控”。为什么房地产贷款新增额高居不下呢?直接原因是房价高居不下,不断抬高的房价拉高了贷款额。需要提醒的是,银行和贷款购房者都要当心“温水煮青蛙”效应。房价的节节攀升及贷款消费观念的普及,使银行和贷款购房者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很可能忘掉房地产贷款的风险。 实际上,一旦房地产价格走势出现变化,房地产贷款风险就会接踵而来。政府层面,最担心的是房地产市场“硬著陆”,类似的情况在国外发生过多次。房地产贷款是中长期贷款,十几年的贷款期内难以完全预料风险的发生。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房地产市场转衰将导致一批产业受影响,进而影响到一批贷款购房者的偿付能力。从银行的风险控制上看,房地产贷款有抵押物,但房价下跌后发生贷款购房者偿付能力减弱,到时候风险还是集中在银行。而且,我国房地产建设对银行依存度非常高,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低,“硬著陆”的“板子”难免打在银行身上。 最大的风险是,政府决策者及银行都不要被个别言论的泡沫所迷惑。譬如:与国际大都市接轨的房价,持续发展的经济带来持续上升的价格等等。关键要看清房地产市场供需的本质,即真实需求、投资结构、土地供应等。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敏感指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不要以为“超标”后未出现市场负面现象,就对“超标”问题可以麻木了。事实上,如同往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中扔大头针一样,一小盒大头针扔进怀中都未必有水溢出,房地产市场同样有“张力”,但“张力”毕竟有局限。站在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的角度,考虑的不应是“张力”承受的范围,而是“张力”过后的风险。 此外,房地产价格这样不正常地上升,除了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些具体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制度性的问题,例如土地供给制度、地方政府税收制度以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搭配。21日的消息称,出于遏止房地产投机行为等考虑,开征房地产税已成定局。 看来,政府多管齐下的调控,应该有望给楼市降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