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自发明以来就在人类农业发展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同时,高毒农药残留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污染的事实也无可争辩。目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推广“绿色农药”。但在我国,代表未来农药发展方向、低毒、环保的“绿色农药”的研发和使用,目前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研发力量薄弱、市场推广和认证体系不健全,难以在市场上与高毒化学农药抗衡。
农药产品亟须“改朝换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介绍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产品生产国,2003年中国农药市场销售收入为273.1亿元人民币,农药产量达75.17万吨。但这并不能掩盖国内农药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产量大但产值很低。这主要是技术含量太低造成的。
同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高毒农药造成的问题也不断暴露,首先是消费者对农药毒性、农药残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其次是对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环境安全的担忧;由于农药残留过高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时也遇到不少壁垒和障碍,并已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欧盟禁止使用的农药中涉及中国的有70多种,因农药残留超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0多亿美元。
对此,李正名院士认为,农药不仅影响到农民和农药生产厂家的利益,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而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考虑最多的问题还是如何快速杀死害虫,以及降低成本和追求简单的生产工艺。年产75万多吨农药中有一半是高毒农药,这一状况必须改变。未来农药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绿色工艺流程等,即“绿色农药”。
“绿色农药”研发乏力
比起高毒的化学农药,目前我国毒性较低的“绿色”生物农药在市场中所占比重很小,仅为2%至3%,而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占90%以上,销量遥遥领先。
专家分析,从企业的角度讲,由于“绿色农药”的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和回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国内企业大多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投资进行产品研发。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之又少,技术研发基础也很差。这种状况导致的局面就是,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农药都是由外国科学家发明的,或者是国内厂家把国外发明的几种农药进行混合生产,还有的是等国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期满后,再仿制人家的技术。
农药产品的研发投资之大,更让一般企业“望而却步”。据统计,国外创制一个新农药需投资1亿美元以上,并耗时10年以上。这一过程需要经过筛选各种化学结构,找出其中的有效部分,再进行多次试验,测试毒性和评估这种产品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多个环节。对这样一个耗时耗力又有极大风险的领域,国内企业很少愿意涉足。以山东为例,作为国内第二大农药生产地,山东共有27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但目前登记生产的生物农药只有7到8种。
除此之外,在农民中推广使用“绿色农药”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原因在于,比起传统农药,“绿色农药”价格高、见效慢、产效期短的特点使其很难被农民接受。另外,我国目前缺乏健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市场上“绿色”、“无公害”等招牌随处可见,其中不乏鱼目混珠者。专家分析,这种状况打击了农民使用“绿色农药”的积极性。
催生“绿色农药”需要合力
为加速农药产业“改朝换代”进程,专家建议,应由政府企业合力攻关,多管齐下。整个农药产业应该把技术创新作为关键环节,及时掌握国际前沿动态,力争使我国成为能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农药的国家。
要做到这一点,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十分重要,应加强对行业的规划、调控和投入。目前政府关于农药研发的立项太少,又缺乏投入,单靠企业的力量很难承担。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政府还应制订一些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等机构,与生产企业搞联合技术攻关。
在农药市场准入方面,必须严格产品和企业准入标准,为中、低毒农药的市场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使一些不“环保”的产品退出市场。更严格地限制高毒农药的生产和使用,积极推广高毒农药的低毒替代品。
同时还需尽快健全无公害农药产品的监测和认证体系,打击假冒无公害农产品行为,保护“绿色农药”使用者的积极性,为绿色农药占据市场扫清障碍。
多形式建立健全农药推广体系也必不可少。通过各种途径,发动企业、经营业户、基层农技站等,对农民用药进行科学指导,在农民中普及“绿色农药”概念,推广使用优质农药。
作者::王娅妮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