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在美国看人民币汇率:汇率问题被简单化政治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3日 15:19 中国新闻网

  到华盛顿短期工作,日常起居不可避免地要对中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进行一些对比,从日常消费看,大米1.4美元1公斤,鸡蛋1美元12个,公共汽车1.25美元可乘坐2小时,地铁周票不限制上车时间的每周为32美元;在华盛顿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住房每月租金为约1500美元。

  此间有学者通过比较两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由此推断人民币币值被大大低估了。
最具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杂志推出的汉堡指数,它按同一规格的汉堡包在世界各地的价格而测算世界各国货币的币值,由此推算人民币在2004年低估了57%,并声称这样的测算能使复杂的汇率理论变得简单明了。

  与此方法殊途同归的是世界银行的每年发表的《世界经济指标》报告,分别按现行汇率和购买力平价指数两者对各国的GDP进行测算和比较。按照其测算的购买力平价指标,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02年已经达到5.79万亿美元,人均收入为7380美元。GDP总量远超过日本列世界第二位。这数字就是世界银行内部的研究人员也认为是高估了。

  应该说比较两国的货币币值,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物价在变动之中,如果局限在很小的样本范围内,得出的结论难免会有局限性。例如同样以《经济学家》杂志的测算方法,在美国用汉堡价格换成轿车价格,则情况就完全相反。一辆国内售价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广州产本田轿车,相似类型的车在美国1.4万美元可以买到。戴尔公司新推出了一款笔记本电脑,价格不超过600美元,国内则要万元以上。如以此而论,则人民币币值又可以说是大大被高估了。

  如何确定两国货币的比价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事。西方人希冀将此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结论也都是从本国自身的利益出发的。

  同样的情况是关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其主要来源是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到美国后,正是大选期间,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在这次大选中被一再提及,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美国两党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都发表了一些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以取悦选民。理由不外乎是人民币估值过低,加上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近年来大幅度贬值,人民币币值更进一步被低估,这有利于中国的出口,由此也对美国国内的就业市场产生冲击。将美国严重的失业问题归结为人民币过低的汇率,实际上是把汇率问题政治化了。由于过于牵强,因此未能成为美国大选的热点话题。

  美国大选结束后,在布什的第二任期内,从发展趋势看,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议将逐步缓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逐渐弱化。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首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美国全部外贸赤字的比重并不大,并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二是随着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就业问题逐步有所缓解,有利于缓和与美国产业界的矛盾。最近看到美国商务部财政部部长主持的经济会议,反映最强烈的是社会保障问题,法律改革问题,医疗服务问题等。三是美国进入新一轮的加息周期,随着美国利率的逐步走高,美元利率已经高于人民币的利率,两国货币之间的利差已发生反转,有利于美元回流。四是美国国会在2003年初通过立法调降美国企业海外投资收益税,鼓励海外投资资金回流美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美国不应当将改变其巨额贸易逆差状况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上。关于这一点,美国政府的局内人自己是看得很清楚的。我的同事伯特在04年9月前一直是美国财政部东亚国家办公室的负责人,他是这样评论中美汇率问题的:在2003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美国全部外贸赤字的比重为6.5%,而日本则为15%,石油输出国为20%,欧元区为28%。到2004年底,中国的贸易顺差在美国外贸赤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对这一点大家是都看得很清楚,人民币汇率问题被政治化了,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对美国政府的政策制定者而言,处在产业工会和国会的双重压力之间,所能选择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此类观点在美国的官员和学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合理,关键还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不用太过于在意别国的舆论压力,更不应屈从于国际游资的套利行为。

  (稿件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华林)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汇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