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原则上执行央行的下限利率,即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京城主要银行房贷利率执行方案确定,下限利率成为主导价格。昨天下午,四大行的新房贷利率基本确定,除建设银行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原则上执行央行的下限利率,即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三家银行执行底线
中国银行总行下发到北京分行的文件中表示,对申请第一套住房贷款的个人执行下限利率,对申请第二套以上住房贷款的个人执行基准利率。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仍维持现行的20%不变。
工商银行总行的原则是执行下限利率。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借款人可以拿到9折利率的贷款。但对于购买高档写字楼、第二套住房和高档别墅的个人将执行相应档次的贷款基准利率,首付比例也将提高到30%-40%。
据了解,农业银行的个人房贷也执行下限利率。
建行高出0.61个百分点
在利率制定上,建设银行并没有看同业的眼色行事。该行客服电话称,正式接到文件将执行央行的基准利率。这意味着在建行贷款的成本将高于其他银行。以5年以上贷款为例,建行的利率是6.12%,而执行下限利率的银行只有5.51%,利差达到0.61个百分点。假设需要申请一笔20万元、10年期的贷款,在建行做每月需要归还本息2232.48元,而在工行做每月只需要归还本息2171.51元,两家银行相差60.97元。
小银行还在最后商榷
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接到总行的通知,3月17日以后发放的贷款将执行新的基准利率,利率可以向下浮动,但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0.9倍。对当地房地产风险较高的分行,首付比例可提高到30%。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行的文件赋予了分行很大的灵活性,具体的利率在执行过程中很可能因楼盘和申请人的状况而定,没有所谓统一的价格标准。”
此外,光大、招商、中信、深发展等股份制银行也将在今明两天确定新房贷利率。一家股份银行北京分行零售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出于同业竞争的考虑,我们向总行申请执行下限利率,正在等待总行的审批。不过针对一些特殊的楼盘和客户也可能酌情提高利率。”
第二套房执行高利率
记者发现中行和工行都对个人第二套住房贷款执行较高的基准利率,如何识别借款人购买的是第二套住房将成为银行的一道课题。
“央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成为商业银行判断第二套住房的重要依据。”工商银行个人金融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信用联网防风险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各商业银行的信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这套系统已经于2004年12月中旬开始在北京等七城市试运行,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或审核是否接受个人作为担保人等个人信贷业务,以及对已发放的个人贷款及信用卡进行信用风险跟踪管理,可以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联网查询。
这样同一个借款人在农行申请过一笔房贷,再去中行申请房贷时,中行就会通过数据库查询出这是该借款人购买的第二套住房,从而对其这套房的贷款执行较高的利率水平。
此外,还需要特别提醒3月17日以后签订贷款合同的借款人,贷款利率上涨的同时,逾期不还款的罚息利率也将按新规定执行。信报记者甄世宇
期限 基准利率 下限利率
0-6月 5.22% 4.70
%6月-1年 5.58% 5.02
%1-3年 5.76% 5.18
%3-5年 5.85% 5.27
%5-30年 6.12% 5.51
%专家观点
建设部陈淮:房贷利率调整不是限制个人购房
信报讯(记者务名扬) “央行调整房贷利率,绝不是限制消费者购房,其本质仍是一个鼓励个人购房的政策。”在日前举行的“奥运与北京发展高峰论坛”上,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如是说道。
陈淮强调,央行此次调整房贷利率坚持了谨慎的操作原则,不是简单提高利率,主要是把原来以鼓励老百姓买房为目标的优惠住房贷款的利率下限,往上调整了0.2个百分点,向正常利率水平适当靠拢。调整后的房贷利率,只是将原来的鼓励程度减弱一点,绝不是收紧、限制老百姓购房的政策。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已经成为2005年政府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陈淮说。但在调控过程中,政府会坚持三大原则,一是不能伤害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二是不能伤害对国民经济起到重大支柱作用、发挥重大影响的房地产产业,三是不能伤害正在奔向全面小康,正在拥有和希望拥有私人财产的社会群体。目前,政府已对调控房价进行了非常充分的政策储备。
陈淮提醒个人购房者:“别把买房子当存款。”以现在的利率水平,房价每年不涨7%,买房人实际是吃亏的。因为房产的利息成本大致在4%左右,而持有一年的物业费、取暖费等成本在1.5%左右,此外交易税收在1.5%左右,如果再算上未来可能征收的税收等相关成本,很有可能会超过7%。但实际上,房价每年涨7%是不可能的,消费者一定要注意购房持有成本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