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不烧假货彰显理性回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10:28 经济参考报

  今年“3·15”期间,扬州市工商局处理假冒伪劣商品总值达79.23万元,其中可回收利用物资总值逾35万元,不需任何处理就可直接使用物品总值逾10万元,主要为假冒名牌服装和皮鞋。工商部门首次对总值近80万元的假劣商品进行了“环保处理”。在垃圾处理厂,将几卡车假酒及过期变质食品碾压后进行深度填埋;在印刷厂,一些非法印刷品和非法包装物被送到纸浆池化为纸浆;一些假冒衬衫在拆除商标后捐赠给民政部门,再通过他们转赠给特困群体……笔者认为,这一做法颇具创意,值得称道。

  每年“3·15”前后,集中烧毁一批假冒伪劣商品乃是各地工商部门约定俗成的“必修课”。

  然而,是不是所有假冒伪劣商品都要一把火烧光?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除了极少数不藉以大火焚毁不足以消除安全隐患的物品外,绝大部分假冒伪劣商品并不是非要一把火烧光不可。从技术层面考量,火烧法是不是销毁假冒伪劣商品的最好办法,无法论证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火烧法至少不符合环保理念。

  想来,扬州工商局的做法则至少可以避免贻害。从思维层面审视,一把火销毁的一元思维也不尽科学,不少假冒伪劣商品尚有可利用的使用价值,一律烧毁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资源浪费。跳出焚毁思路,将一些具有使用价值、可以再生使用且不影响健康消费的假冒伪劣商品经技术处理后,大可再使用或捐赠给社会弱势群体。如此这般,岂非一举两得:既处理了假冒伪劣商品,又支持了慈善事业。其实,从实际效果来看,假冒伪劣商品从来就不是一把火烧了就能一了白了的。相反,人们看到的倒是有些地方穷人在“火中抢假”的尴尬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严峻。(来源:经济参考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