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的崛起为东亚国家发展提供大量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9:1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孙超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六大经济发展国和第三大贸易国,她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由于东亚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相邻,他们也处在由中国崛起而带来了的全球变动和转型中。在东亚地区,新工业化国家和一些东盟国家都比中国更早的追求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而中国最近正以惊奇的速度迅速追赶这些国家。与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过程类似,中国已被看成继日本之后又一个推动东亚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19日举行的200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的国际贸易与外商投资”专题讨论中,专家们纷纷表示,中国的崛起为东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东亚国家需要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

  新的劳动力分工和市场转变给东亚提供新的机会

  从当前的全球市场上看,中国已成为纺织品、服装、鞋、计算机、家居用品和手机的主要出口国。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景台博士表示,从东亚国家的角度看,中国在短时期内提高可出口商品的能力令人感叹。1998至2003年,纺织品和服装占全部出口商品的比例从27.3%降低到18.1%,机器的比例却从16.1%增长到26.6%,电器商品和零部件的比例从14.8%增长到21.9%。中国不再仅仅被看成是一个大工厂,而成为全球生产系统的中心。

  李景台说,2004年,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而香港、美国和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则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贸易逆差。香港是中国连接世界市场的出口通道。这意味着,在这个新的生产系统里,中国是韩国、台湾、东盟等工厂的组装中心。中国从东亚国家进口材料和零部件,之后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将产品组装起来。最终的成品销往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国和欧盟。

  李景台说,新的劳动力分工和市场的转变给东亚国家提供了新的机会。但是,为了把这些机会最优化,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且需要重新组建自己的工业。如果做得比较成功,东亚地区将可能继续保持世界工厂的地位,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东三地区的经济发展。

  据《全球透视》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出口额将达到84810亿美元,是2004年的5930亿美元的14倍。如果这个预测能够实现的话,中国将占据超过20%的世界市场。同时,中国的出口将更多的从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依靠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李景台表示,东亚国家的协调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中国在未来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如果中国能够继续当前的战略,最大化由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带来的利益,尊重东亚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规则,把自己建设成东亚国家新生产系统的活动中心,并成为东亚地区主要进口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会和调地融入到东亚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之中。

  东亚国家是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收益方

  韩国、日本、美国和台湾地区在2004年对中国除香港和被用来作为全球贸易通道的岛屿外的投资居于前四位。东亚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正在引导更多的双边贸易,并加强了当前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劳动力分工。

  拿韩国来说,2004年韩国公司总共向中国直接投资63亿美元,从而成为2004年中国最大的投资国,自从1992年,大约3万个韩国公司已经向中国投资了200多亿美元。

  根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的调查,2004年在中国的韩国企业的出口额占其销售额的62%,其中再次出口到韩国的占27%。他们的采购42%来自韩国。这清楚地表明了当前东亚的生产系统结构,并解释了东亚国家与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东亚国家正在把中国当作出口平台,他们从本国引进半成品,在中国组装生产,并将成品出口到全球各地。

  针对人们对上述做法会挖空韩国、台湾地区的某些生产部门的担心,李景台说,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收益方正正是东亚国家本身。

  另一方面,亚洲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为中国作了重要的贡献。1990至1998年10亿美元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可以创造大约94,000个工作职位,而在1998至2003年,10亿美元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仅仅创造69,000个工作职位。在这种情况下,东亚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有助于解决中国目前急需解决的诸如创造就业机会等问题。李景台表示,东亚国家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更多的偏重于劳动密集型,因而东亚的直接投资可以比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总的来说,韩国、香港、台湾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所创造的工作率即每100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数额要比发达国家的工作率高得多。

  中国有巨大潜力为外商直接投资做贡献

  对于中国的“走出去”政策,专家表示,中国已经积累了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同时正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因此,增加对外投资是缓解这种国际压力的有效办法。实际上,中国的对外投资正在增长。

  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在自然资源铁矿、原油的开发而非制造和加工。在计算机、电子、半导体和手机等领域,一些大的生产公司如联想、TCL、海尔等已经开始对外投资。

  李景台表示,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和中国大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为外商直接投资做出重要贡献。如果中国放松现有的对外投资的限制,中国将成为东亚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资源。实际上,2002年中国53%的对外投资在亚洲。这将会刺激东亚欠发达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经济发展。

  中国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指出,中国虽然增长很快,可是面临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第一,国际社会针对中国反倾销案例增多;第二,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性壁垒;第三,中国在进口国碰到非市场经济的困扰,还有特殊保障条款的困扰;第四;中国和美国贸易极度的不平衡;第五,来自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隆国强表示,中国未来贸易增长的前景,尽管国内有一些人在讨论中国贸易依存度已经很高了,但是中国基本国情决定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不得不采取一个继续开放的政策,只有通过进一步吸收扩大贸易,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市场对海外资源的依赖、对更高技术的设备依赖、对投入品的依赖等决定了中国必须实行高速的贸易增长。

  隆国强进一步表示中国要实行和平发展和国际社会双赢的战略。中国将会在全球贸易体系里,发挥更积极和更富建设性的作用。在双边层面,要努力为争取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而努力;在区域层面上,更加主动积极地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内部会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在贸易体制上面按照政府的决策将要改革汇率形成的机制;最后要和出口国、进口国、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来保持国际社会特别是初级产品的稳定,真正实现双赢。

  李景台也表示,随着中国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中国正在东亚地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中国在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系统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够相互协调发展。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