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被高估波幅被低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0:01 上海证券报

    "两会"期间,GDP问题曾是社会各界反响非常强烈的话题。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没那么简单。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估计存在问题,工业增长速度的高估(由此造成整个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估)与服务业增加值绝对水平的低估,以及各省统计局估计的各省增长速度的加权平均大大高出国家统计局高估的全国增长速度等三点,恐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然而,问题是否到此为止了呢?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我们确实经常听到被高估的呼声,但同时也有被低估的看法。在去年下半年对增长速度的争论中,就包含着增长速度被低估的声音。虽然这些呼声缺乏有力证据,但它们均是出于人们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景气波动的直观感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合理的一面。

    既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时被高估,有时被低估,那么,何时被高估,何时又被低估了呢?如果经济不景气时被高估,而经济景气时被低估,那么,增长速度的官方估计就有可能低估中国经济的景气波动。为了讨论这一点,我们需要就增长速度把官方估计和其他估计进行比较(见附图)。

    此图给出了关于中国经济逐年增长速度的四种不同估计。一个是官方估计,其他三个估计分别是Shiau估计、Keidel估计和伍晓鹰估计。其中,官方估计是生产法估计结果;Shiau和Keidel估计均为使用支出法的估计结果;伍晓鹰估计则是把官方分行业估计中的工业增加值用伍晓鹰估计代替之后得到的。

    此图至少显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首先,在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上,官方估计明显要小于其他三个估计。变异系数是统计上衡量样本变化大小的常用尺度之一,它是用样本的标准误差和样本平均的比率计算的。1983年到2000年之间,增长速度的变异系数在不同估计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其中官方估计最小,为0.32;其他三个估计的变异系数远远高出官方估计,分别是0.55、0.43和0.48。从不同估计所显示的同一期间增长速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异上,也可以得出官方估计所显示的经济波动低于其他估计的结论。根据官方估计,从1978年到2000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发生在1984年,为15.2%;最慢的一年出现在1990年,为3.8%;中国经济在此期间没有出现负增长的年份。

    与官方统计相比,其他三个估计所显示的中国经济景气波动幅度要大的多。这一点在Shiau估计上表现的尤为显著。根据Shiau估计,1983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是1994年,增长速度超过了20%;最慢的一年出现在1989年,增长率为-0.2%。根据伍晓鹰估计,2000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高的,其中的2002年为13.1%,远远高出官方估计的8.3%。从趋势上讲,如果把伍晓鹰估计延伸到现在,其高出官方估计的幅度会更大。而这种高增长速度的估计,和人们对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感觉是相同的。

    与其他估计值相比,官方估计相对高估和相对低估的时间是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般地说,官方估计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估计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时期,或者说经济不景气时期。图中的1989年和1998年非常明显。相反,官方估计低于其他估计多发生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年份,或者是经济过热时期。图中的1994年或者1995年,以及2002年属于这种情况。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做以下的推测。那就是,官方统计在不景气时可能高估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而在经济过热时期可能低估了增长速度,最终结果是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景气波动。应当说,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的推测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里只是提出问题,供日常思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就某一区间来看,根据下图所用数据计算得到的某一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官方估计仍然高于其他估计。以1982年与2000年为例,此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官方估计是10%,而Shiau估计、Keidel估计以及伍晓鹰估计分别为8.6%、8.3%和8.4%。这一点与以往对官方高估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那就是,官方对增长速度的估计在高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又低估了中国经济的景气波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