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要学会维权 打工也要打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08:02 哈尔滨日报 | |||||||||
春节过后的人才招聘会人头攒动,在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现实面前,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也应当学会维权。在“3.15”期间,智联招聘和新浪招聘频道进行了一个联合调查,提醒求职者在打工之余也要打假。 70%求职者遭遇过职场陷阱
针对“你遇见过职场陷阱吗?”的提问,70%求职者遭遇过职场陷阱;听说过的有25.26%;没有遇见或听说的只有4.73%。 收取保证金、押金是最大骗局 职业顾问提醒:一些用人机构更加隐蔽的收费还包括服装费、档案管理费、培训费等等实际应该是用人企业承担的成本,而求职者很少有能通过后期的培训考核的,即使通过了,他们也会用各种苛刻的工作环境和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己知难而退。其实国家已经有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收取押金、保证金、集资等作为录用条件,如果用人单位连国家的规定都不遵守,他们怎么会遵守对求职者许下的其他承诺呢? 试用期为借口,榨取廉价劳力 职业顾问分析: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力之所以令人切齿,主要是它的形式比较普遍。面对这样的招聘,求职者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应该落在白纸黑字的书面上,同时也要考察一下该单位现在用人的情况。 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半年的合同试用就3月。其实关于试用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早已做了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少于6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长于6个月但短于1年,试用期不超过30天;劳动合同长于1年但短于2年,试用期不超过60天。 投诉者只占15.26% 虽然职场骗子令人痛恨,但是调查发现,面对骗局向工商,公安和劳动管理部门投诉的只有15.26%,40%会采取更传统的方式广而告之亲朋好友,愤慨之余到论坛里揭露的是8.95%,找平面媒体揭发的3.16%,而多达32.63%的求职者自认倒霉不了了之。 2月21日劳动部已经召开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电视电话会议,开始清理整顿大中城市、工商企业密集区、流动人口集散地、职业中介机构聚集地和自发形成的劳动力交易场所,目的是使企业招用工行为得到规范,使劳动力(人才)市场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郝 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