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谁来接任中国建行董事长 张恩照辞职留四大悬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 05:24 北京晨报

  传言终于被证实,中国建设银行昨日正式宣布董事长张恩照辞职的消息。

  当日,建行股份在京紧急召开了2005年的第一次会议,并发布公告称,与会董事审议并通过了张恩照提出的因个人原因辞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和董事长职务的请求。而在新的董事长选举产生前,由建行行长常振明代行董事长职权。

  但诸多疑问依然无法得到解答:为什么要辞职?建行上市之路有何变数?谁来接任?作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试点之一的建设银行必须直面这些问题。

  张恩照为何辞职?微妙提法是“个人原因”

  在建行昨日发布的公告中,只是简单写道:张恩照辞职是出于个人原因。至于具体何种原因、张恩照是否正在接受调查,建行方面表示不能提供更多的消息。

  不过,昨日境外议论纷纷,指称张恩照在担任建行上海分行行长期间,涉嫌发放违规贷款,或者是在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在1999年调到北京担任建行副行长之前,张恩照一直在上海工作。

  突遭变故的建行试图抹去张恩照事件的阴影。昨日,原刊登于该行官方网站显要位置的董事长致辞的内容已被删除。建行昨日发布的公告指出,该行仍按照发展战略的要求平稳健康地发展。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规模位居第三的建行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境外上市,国家给予其充分的支持。2004年初,国务院动用22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向建行注资,以补充其资本金,为上市铺路。下半年,建行已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境外上市已是“箭在弦上”。就在今年1月初,张恩照还在全行工作会议上表态,要争取在2005年实现建行公开上市。全国“两会”期间,张恩照曾在人民大会堂向媒体讲述建行上市前景。

  眼下最关键的是,建行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这些努力,是否足以消除来自境外的不信任舆论?

  是否影响建行境外上市?操作上可能遇到一些障碍

  “投资者的信心打上了一个问号,”专事企业上市的京华山一(香港)首席顾问刘梦熊昨日说,“这几天,一些做投行的朋友议论说,建行的企业形象会受到国际投资者的质疑。”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昨日向本报发来的报告称,如张恩照被查消息属实,“所提到的腐败直接牵涉到中国建设银行,那么它将对该行的声誉及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计划造成不利影响”。

  不过,“张恩照事件”并不具有摧毁性的后果。标准普尔指出,事件的结果不太可能严重到影响该行财务状况的程度。刘梦熊介绍,就企业上市而言,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盈利能力等,并不是高层人士出了问题就一票否决。

  就上市的具体操作细节而言,建行可能因此遇到一些障碍。昨日有香港投资银行人士提醒记者,张恩照如果出事,则建行可能不符合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规则。按规定,申请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高管层在过去3年内不能有大的变动,而张恩照直到去年还在担任建行行长,属高管人员。

  “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变通。”刘梦熊认为,香港证监会很可能作为特例处理,“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香港资本市场完全理解内地大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他举例说,如果香港本地的上市银行要更换高管,必须将名单提交香港金融管理局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此前中银香港刘金宝“落马”时,金管局立刻认可了董事会提出的继任者。

  来自建行内部的消息称,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改制,建行的内控机制已大大改进,张恩照的问题并不是“新建行”的问题。

  谁可能成为继任者?三名候选人进入视野

  目前,代行建行董事长职权的是行长常振明,但这种情况难以持久。按照公司治理规则,行长(总经理)不能兼任代表出资人利益的董事长。业内人士称,建行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由常振明担任董事长,再另派行长,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另一个是任命新的董事长。

  继任者将身负重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建行需要一个在业界拥有足够的口碑和人望的新董事长,以扫除“张恩照事件”的不利影响。

  作为“空降兵”的常振明去年7月刚到建行担任行长。此前他长期在中信集团担任要职,曾主管中信在香港的一家上市银行,熟悉香港的资本市场和银行市场。业内的揣测是,国家希望常振明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助于建行在香港上市,这才将他从中信调出。

  境外舆论更看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李若谷和苏宁,认为建行新董事长可能从这三人中产生。

  是否会影响国内银行业?国有银行上市前必须“清扫”

  “张恩照事件”受损的不仅是张本人和建行,对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金融业来说,都将是个不小的震动。

  国内银行业将面对质疑声。标准普尔的报告指出,“中国的银行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向商业化实体转型的过渡阶段,其间的不规范和挫折在所难免,并将在近期内对中国银行业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此前,中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多名高管“落马”。去年11月,审计署对工商银行的审计查出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30起,涉案金额达69亿元。

  刘梦熊认为,如果张恩照果真是在上海任职期间出了问题,那这个问题多年后才被发现,确实值得反省,有必要检讨国有商业银行的用人和升迁制度。

  代表西方金融界观点的英国《金融时报》昨日发表评论称,某些人会由此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不值得投资。

  国有商业银行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的观点是: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纪律监察机制的控制力在下降,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过渡阶段可能出现案件频发的现象。

  巴曙松认为,建行“张恩照事件”也要理性地看待,有两面性。他说,这件事如果是偶然事件,对建行上市的影响不大,而如果是制度上的缺陷引起的,那么管理制度上就急需改进了。

  事件的正面意义在于,中国政府正努力解决银行业存在的腐败等问题。“国有银行要上市,意味着引进新的投资者,这就好比自家房间来了新客人,事先要打扫一番,有一个打扫清洁的过程。”巴曙松说。

  他举例,当年中银香港上市时正好遇到中行纽约分行事件,实际上在上市之前表现一般,结果上市后,因为透明度大大提高,所以表现很好,这其中关键就是“不干净制度”的打扫。

  “两会”刚刚结束之际,众多银行界人士无法相信在这种气氛下传出的张恩照被查的消息。政府整肃的决心可见一斑。

  有境外舆论乐观地指出,中国政府力图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进行彻底的清理,以避免将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晨报记者李若愚

  建行董事会公告第一届董事会2005年第一次会议决议(2005年3月16日)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暨2005年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3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应到董事13名,实到董事11名,董事出席人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监事等列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根据公司控股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书面提议召开。根据提议,会议由副董事长、行长常振明先生主持。与会的各位董事已豁免公司在本次董事会召开三日以前发出书面通知的义务。本次会议合法有效。

  本次董事会与会董事经过审议,通过举手表决方式,通过如下决议(会前,宣昌能董事会秘书已与八城政基独立董事进行了电话沟通,八城董事表示同意会议有关议案,并将签署此次董事会会议的决议和记录):

  批准张恩照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董事职务的请求,并对张恩照先生多年来对中国建设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决定在新董事长未选举产生前,由常振明先生代行董事长职权。以上决定于2005年3月16日生效,并决定将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议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猜想中的三个接任候选人

  苏宁现任央行副行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拥有高级工程师的职称,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研究室任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宏观经济分析。

  吴晓灵这位女行长拥有更为丰富的银行业从业经验。现年58岁的吴晓灵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其职业生涯基本在央行度过,曾任央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央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央行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和局长、央行上海分行行长。

  李若谷具有深厚的国际金融经验。1985年,他进入央行,先后任外事局局长、国际金融组织司副司长和国际司司长。其后,先后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经济学家、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亚行预算委员会主席、亚行检查委员会委员。2000年担任央行行长助理,2003年出任建行副行长。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