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看超跌蓝筹脸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6日 16:45 上海证券报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证50指数已经明显成为领先指标,因此,未来大盘走向仍然要看那些大市值股的动向,尤其是其中的超跌蓝筹板块。

    上证50先行

    种种迹象显示,上证50指数已经成为先行指数:2月1日上证综指
创新低时上证50没有再创新低,而"二月二"行情启动后上证50升幅要大于综指;上证50在半年线上方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综指才跟上,上证50又先于综指步入调整。

    那么,提前发动攻击却又提前步入调整的上证50是否会提前结束调整呢?从技术上来看,目前上证50已经到达这轮行情的1/2回调位,又处于前期的颈线位,成交量也没有出现明显萎缩,说明恐慌的抛售仍然没有结束。这种恐慌情绪可能会在盘面上继续砸出一个低点,但下跌空间已经不大了。

    超跌蓝筹是中坚

    盘面上显露出的几类资金运动轨迹可以让我们发现,超跌蓝筹才是股市中坚。

    第一类,基金着力坚守新高板块。上海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烟台万华(资讯 行情 论坛)等接近30家左右的个股在近期行情中迭创新高,它们都是基金的重仓股,虽然我们可以把它们上涨的理由归结为基本面优秀且成长性较好,但笔者更倾向于是基金将有限的弹药用在刀刃上以保证净值能够跑赢大盘。基金坚守其阵地或许有其背后的苦衷,但是这个板块基本上成了大机构们之间的游戏,群众基础不够,在筹码高度集中和获利盘的威胁下,增量资金的介入是相当谨慎的,很难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二类,短线投机资金主导题材股。盘面上活跃的个股并不少,超跌股、概念股、绩差股多为短线投机资金所为,股价的大幅波动,短线资金进出速度较快,跟风盘在衡量机会和风险时也会相对谨慎,这个板块持续的号召力不够。

    第三类,长线资金埋伏在超跌蓝筹股中。从金融、汽车、石化、有色金属、钢铁这些板块表现来看,分明在"二月二"行情爆发前就有先知先觉的资金介入,但近期在短线获利盘和机构羊群心理的共同作用下遭受较大抛压,在周期性板块的质疑声音中它们却以低市盈率蛰伏在底部,即便有一定幅度的回升,它们还是有其它板块难以比拟的优势:低市盈率、大流通市值、相对稳定的分红。这些特点已经足以吸引长线资金的驻足,特别是强调分红回报的保险资金。在铁矿石涨价、油价暴涨、交行发行预期等利空已经尘埃落定之后,恐慌盘的出逃差不多将告一段落,它们作为先行指标会提前大盘企稳并展开新一轮的上攻,它们充当大盘主心骨的任务会逐渐得以完成。不过这几个板块中的个股也将出现分化,行业龙头的表现力会越来越突出,我们将在长线资金的推动下重新评估它们的投资价值。

    中线继续看多

    短线大盘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动力,但显然向下空间已经不大,笔者认为在上证50的探底动作中,大盘将考验1250点至1260点一线的支撑,短线回调的目标位已经比较接近了。而在这一线企稳后多头会蓄势休整,新一轮的"半年线战役"也将重新打响,而带领大盘重拾升势的还是超跌的蓝筹股板块。

    第一,盘面活跃度升温,即便是在大盘股熄火的状态下仍然表现出多头的热情,这说明伴随着股价的结构性调整场内外资金的参与热情在增加,市场不完全由基金所主宰,多头的力量开始出现微妙变化,这种变化对行情的中线发展是有利的。笔者想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对比"二月二"行情前后每周的个股涨跌比发现我们经历了从点到面的扩展:2月4日的第一周指数上涨了4.55%,但上涨股票占总体公司的比例才55%;到第三周大盘上涨4.24%时,已经成为普涨行情,97.5%的上涨比例十分明确地说明这一点;而在3月4日和本周两个交易日,虽然股指下跌-1.88%和-1.61%但仍然有23.5%和22.0%的上涨比例,这就充分说明多头的热情没有退却。

    第二,场外资金充裕将封杀下跌空间。场外资金的充裕从债市一路高歌猛进就可以窥见一斑,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CPI透露出来的加息隐忧仍在,而资金充裕和投资渠道狭窄的矛盾却将这些活跃资金挤到一起博傻。重新审视投资机会的资金会把目光瞄准股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蓝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