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正夫当为传统道德所不容的“第三者”已渐渐被反叛传统的新新人类们所厌倦之时,人们在异性交往的道路上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做个诉说与倾听、呵护与被呵护的“第四者”。不屑于与庸常的婚姻纠缠的“第四者”,其实是与婚姻相对而存在的。他们没有养家、生子等诸多考虑,不必顾忌门当户对、存折上的数字甚或最敏感的事业前途。他们互相安慰理解,有点想念、有点关心,重精神轻物质。他们追求的是心领神会、心意相通、心有灵犀。他们不求结果、不求名分。“第四者”们所代表的“第四类情感”徘徊于友情和爱情
之间,具体点说:就是比友情多一些比爱情少一点的男女之情。此类情感不能算是纯粹的爱情,却又超乎普通的友情,有人谓之情感中的上品。可更多的人则对这样的情感提出质疑:这样的情感道德吗?它是对婚姻的维护还是对婚姻的亵渎呢?
[个案分析]
“第四者”的三个层面
表层:暧昧的味道好极了
自述人:周冰洁,女,25岁,公司文秘
我是个传统的女人,但我并不反对有个相当于知己的异性朋友。锋算得上是我婚姻之外的“第四者”。他不是我先生,更不是我的情人。那天在电影城我们一起看了一部上世纪30年代的老电影,电影有点哀怨,可我和锋是笑着出来的,因为我们之间没有那么多优柔与含糊的情愫。如果说我结婚前常会不自觉地混淆朋友与爱人的概念,那么已婚3年的我,已能十分稳妥地把握好这种亲密与距离。我想他也是这样,彼此若即若离,不常见面,却能够在偶尔坐在一起的时候心意相通。锋是我在酒吧遇上的。他只比我大一些,可沉稳多了。他总是能让我平静下来,他的话不多,却又总是能给我建议。我没见过他女朋友,不过我一直知道她的存在,这反而让我觉得轻松和舒坦。我们偶尔还会谈及他女朋友,一切都很自然。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打电话给他,他总是笑着说“那我请你吃饭”。他知道我最喜欢化悲愤为食欲。每一次我都不需要说很多,他就能明白发生了什么,我常常惊讶他怎么会如此聪明。管他是不是有点喜欢我,只要原则在,有那么点暧昧其实也挺可爱的,生活为之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我不知道“第四者”是不是时尚人士追逐的一种流行,但我知道在这个无处不在的竞争社会里,高度的默契和不着痕迹的呵护对一个女人的可贵。就让锋做我人生的第N者吧,我只享受那份与爱情无关却又超越了友情的情谊,像一杯咖啡,不必加糖。
中层:同行中迷失了自我
自述人:小慧,女,24岁,广告公司策划
我和雄是中学同学,当时我是宣传委员,他是班长,由于共同处理班级的一些事务,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毕业后,我们又恰好考上了同一城市不同的两所大学。雄经常以本校食堂伙食差为由找我一起吃饭,我们还相互写信,话题是学校的新闻、学习和一些恋爱的事。那段时间,我们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彼此之间心中有什么苦恼和烦闷,对方总是第一倾诉对象,我们真诚而默契,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就是不来电———也许是我们太了解的缘故,彼此的关系只能是和谐前行的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相交点。大学毕业后,我们仍继续交往,很多人都认定我们是一对情侣,但我们似乎都不这么认为———尽管雄在毕业时对我说了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如果在30岁之前都找不到意中人的话,我们就结婚。尽管我们毕业后的工作单位是相离不远的两个城市。一天,当雄领着一个女孩来见我的时候,我愣住了。虽然我早知道我们两人之间没有爱情,但当真的有一个女人出现在我们之间时,我还是眼前一黑,差点失去知觉。那一刻,我像在沙漠上突然失去一起同行的伙伴,又像夜空中掉了队的另一条平行线,突然找不到了方向。心中更是百感交集,说不清是失落,还是一种酸酸的醋意。
里层:从纯洁到越轨
自述人:度风,男,33岁,公司经理
果果是我的一个中学同学,我们同桌一年,关系很好。中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工大学,而果果则去了外地一所优秀的外国语大学。从此,我们一直没有再见面,但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联系。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们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见面了,在下榻的酒店里,果果对我说了这些年她对我的爱恋,她说她一直想告诉我,可是又怕我以为她不庄重。现在,她觉得是时候了,却没想到我已结婚了。那一夜,在果果的要求下,我没有走,我也说不清自己是怎么想的。清晨的时候,我醒了,发现果果在看着我,果果说:“要是我能真诚一点,勇敢一点,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果果如期去了德国,我也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我们再没有见面,只是通过电子邮件保持着精神层面上的交往。我将我和果果的事告诉了我的妻子,但没有说那个未归之夜。也许别人会说那一夜是我对妻子的背叛,但我认为不是,至少不全是。我这样说不是想给自己找开脱的理由,但我想,人的情感这么复杂,除了所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之外,就没有“第四类情感”了吗?
[第三只眼]
如何看待“第四者”?
激进派: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游戏
离情人很近,离朋友不远,“第四者”看起来真的挺好。但许多人对此类情感还是嗤之以鼻,认为那是给脸上贴金的鬼话。人们更愿意相信纯粹的爱是存在的,但它仅存在于两个纯粹的异性之间,两性之间怎么可能有如此纯洁的友谊?但也有人认为有这种可能,只不过它比较真挚、高贵,所以并不多。至于那些只是神交而不发生身体接触的类型,简直就是情感中的上品,拥有者该为之骄傲。持第一种观点的以男士居多,他们直言不讳:“不管她认为我属于什么颜色的知己,很抱歉,我只相信安全套。”持第二种观点者则以女士居多,女人似乎更愿意在知己的布帘下享受这时尚又实用的异性友谊,让远处或者暗处的一个身影默默保护自己,虽然尺度上有些冒险。所以,无论如何,“第四者”更像一个游戏,游戏者心中装了太多真真假假远远近近的东西,最后只能是授受不亲。正如西瓦列夫在其著作《情爱论》中所言:“那种不追求结果的恋爱男女,他们的嘴唇从未碰在一起,思想是云雾朦胧的一片,这种爱情不过是臆觉。”事实也是“第四者”们貌似“精神贵族”实则仍然无法卸下心中的负担,在得到一些欢愉的同时,失去的也不少于得。因为婚姻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它更像两个相交的圆,两个人都有各自独立的部分,也说好婚后依然可以有各自的交际圈,对方不得干涉,而实际却是不许干涉的那部分最终还是会蔓延干涉到相交的部分。谁敢说有了性关系的“第四者”后,他(她)还能像以前一样坦然面对家人孩子的目光?
温和派:把握住“度”是关键
有“第四类情感”的人是感情丰富的人,是有人情味和人缘的人,是完全区别于那种道德败坏、喜欢招蜂引蝶、蓄意破坏他人家庭幸福的人。“第四类情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存在就是合理的”,此话同样适合“第四类情感”。但是,“第四类情感”是一种危险的情感,“真理向前再跨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一步也会变成谬误”,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少数人没有把握好一定的“度”而滑入泥坑,到头来,轻则家破,重则人亡(当然是指已婚人士而言)。因此,应当严格把握好“第四类情感”的“度”,切莫去触“爱情”的高压电网,是须臾不能忘记的。当然,“第四类情感”的存在,会使人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必因噎废食,望而生畏,关键在于自己有理智,以理智去控制感情。我觉得“第四类情感”酸溜溜的总不是味,已婚男女还是离它远点好。否则,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钟情“第四类情感”,一旦引起对方误解,轻则闹纠纷,重则闹离婚。结交异性朋友,毕竟男女有别。夫妻双方再大度,专一的夫妻感情总是自私的,就如眼中容不得沙子一样。有一种情感,源自心有灵犀的一种默契,在自然恬淡的意境中创造出一段纯真的心灵童话。置身于红尘俗世中的现代人,有机会找到一位志趣相投的知己,用心演绎一段美丽的人生,那也未尝不是一件赏心乐事。但凡事过犹不及,特别是男女间的交往,彼此敬慕、欣赏是愉悦的心理体验,爱得过火则就使一切都变味了。“第四类情感”的最高境界,就如同品尝陈年佳酿,惟有浅斟慢饮才能品出个中滋味,让人感受到齿颊留香的妙趣。(夏天/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