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
西方国家的圣诞及新年购物旺季刚过,美国的零售业者就开始进行采购。不过,这一次他们采购的是特殊的商品。美国联合百货公司宣布以110亿美元高价收购五月百货公司。
消息传出,经济界的人士几乎是波澜不惊,将这起收购案视为必然。这是美国大企业
“疯狂”收购潮中的一朵浪花而已。从2001年底开始,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衰退到复苏的过程。各大企业纷纷减少开支、大幅裁员,从而完成了内部整顿的步骤,手中积累了足够的银弹。同时,由于经济仍不算景气,因此大公司利润空间收缩,不进行收购难以找到业务增长点。在去年11月,美国零售业巨头宣布收购西尔斯,从而拉开零售业并购交响乐的序幕。联合百货的同业“大联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必然举动”。
然而,仔细研究,人们还是可以从一件表面上很合理的事情中看到其残酷的一面。两大百货公司合并的直接原因,是他们受到超市集团(如沃尔玛)、仓储式零售集团(如Costco)以及高端零售商(如NeimanMarcus等)的双重夹击,从而无法吸引到足够的顾客。当两大百货公司的顾客少到不足以同时支撑他们的业务增长时,他们的合并也就成为理所当然。
这一下算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持,企业怎能生存?美国一间商业咨询公司的CEO米尔顿·帕德拉扎说得好:在美国,40%的人没有太多闲钱可花,同时有一半的人钱多得花不完。“你不能坐在中间,两边都不讨好。”或是从穷人那里榨出油水,或是获取有钱人的欢心,两种战略都“?到食”;但如果定位错误,把屁股坐在少数人那边,自己的“群众基础”就会收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站不住脚。
永远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简单的道理不是人人都懂。前有仟村百货兵败广州,后有南方大厦变身数码城,这些零售业巨头衰败固然有体制、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但不能讨好主要顾客群,才是它们共同的内伤。当然,还有席卷全国的造Mall运动,更是让人心惊———发展中国家中国,养得起这么多洋玩意儿吗?
(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