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股放量成机构对决缩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 10:45 上海证券报 | |||||||||
上周,笔者在本版以"股市确立新盈利模式"为题,对以新核心股为代表的高价龙头股的崛起给予了肯定。一周来的市场运行表明,这50只左右的股票继续成为了市场的核心:尽管股指萎靡不振,但新核心股却是新高迭现。同时,市场评论方面,也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对新核心股持赞成观点的评论,几乎占了绝大多数。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核心股指数的成交金额在周一创下了
我们认为,新核心股的高潮正在来临,其高位大幅成交是机构对决的缩影,短期加速上涨可能带来中线震荡。对该类股票的策略是,长线投资者可以继续不理会本次高潮;中短线投资者,不妨考虑在周四、周五减持。 出现新格局 近期,新核心股的运行出现新的局面。 第一,股价加速上行。从上周五开始,新核心股指数开始加速上行。新核心股指数上周五上涨2.65%,本周一再度上涨3.08%。部分新核心股出现罕见上涨,盐田港大涨6.40%,振华港机(资讯 行情 论坛)大涨5.54%,福耀玻璃(资讯 行情 论坛)大涨4.81%,上海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大涨4.35%,等等。 第二,成交金额大幅增长,大量资金涌入该板块。20只新核心股票累积成交金额达到19.2亿元(上周五成交13.5亿元),平均单只核心股成交约1亿元。当日沪深两市1380只股票累积成交金额为195亿元,数量是新核心股的69倍,但成交只有其10倍。 第三,市场认同度显著增加,短线炒手也加入进来。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同以新核心股为代表的高价龙头股的价值,这是近期该类股票大涨的一个推动力量。有意思的是,连长年进行概念操作的部分投资者,也开始尝试买入这类股票。 第四,以新核心股为代表的高价蓝筹股大涨,并未推动指数的大幅上行。周一,新核心股指数大涨3.08%,但沪综指只上涨0.28%。看来,一小部分股票确实难以带动大盘。 机构对决缩影 那么,新核心股为代表的高价龙头股高位大幅成交说明什么? 首先,两方面情况表明,是机构在做高龙头股,但散户尚未大量跟进。一方面,新核心股指数成交金额出现了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的天量,表明大量资金涌入该板块。另一方面,分析表明,主要交易方仍然是机构,散户目前尚未大量跟进。近期新核心股筹码仍然呈现收集的趋势,并未分散。同时,"二月二"行情以来,交易所开户人数并未上升。说明散户并未显著介入新核心股为代表的高价龙头股行情。 其次,从以往经验看,出现这种情况表明高潮已经来临。股价一方面可能显著上涨;另一方面,大涨后股价又常常出现深幅调整。从新核心股指数反映的情况来看,2003年以后类似的高潮出现过两次:1、2003年4月9日,高潮持续了5天;2、2004年1月5日,高潮也持续了5天。 长期投资可行 更多的人看好新核心股,会否导致新核心股见顶? 确实,从技术上讲,任何一次头部都是买出来的,因此,高价股的这一轮高潮很容易在大量看好资金的买入下推出一个头部来,关键是如何来看待即将出现的这个头部。现在看好新核心股的投资者开始增多,但是,真正买进这些股票的人事实上不多,新核心股的整体持股人数仍在降低。很多投资者事实上处在"临渊羡鱼"的状态。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股票并未明显高估,这是最基本的,也就是说,博弈也应当以基本分析为基础,否则,博弈将失去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高价股即将到来的头部很可能像这些股票曾经出现的头部一样,只是中短期头部。 长远来看,以新核心股为代表的这些高价龙头股公司,无疑是沪深股市的脊梁,它们值得长期投资。 相对A股市场整体来看,高价龙头股仍然低估。以中兴通讯(资讯 行情 论坛)、上港集箱(资讯 行情 论坛)、贵州茅台(资讯 行情 论坛)、中化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和海油工程(资讯 行情 论坛)等新核心股为代表的高价龙头股,目前运行良好。估值仍然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基于2005年业绩的动态市盈率,中兴通讯、上港集箱均约为20倍,贵州茅台19倍,近期大涨的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更是只有10倍不到。理论上,这些A股市场的核心上市公司,其市盈率应当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酝酿中线震荡 中短期而言,随着股价的大幅上扬,部分高价龙头股的吸引力在降低。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其一,吸引力降低是说这个价位买进的风险收益比变得比以前不合算。任何好股票,当其价位大幅上升后,它就变得不那么好了;其二,吸引力降低,并不是说它马上就要下跌了。很可能相反,说不定反而加速上行,这是由人性的弱点所决定的,因为多数人更倾向于买高。 从以往经验看,新核心为代表的高价龙头股短期内会保持上涨,但持续时间有限。我们预计该板块自上周五开始,可能出现5日左右的连续上涨,然后可能出现中线调整。 对长期投资者而言,合理的应对之策是:以不变应万变,继续持有。 对于中短期投资者而言,可以考虑在周四、周五减持一部分相关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