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锡文阐述——
本报记者 李慧莲
3月11日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召开“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邀请政府官员、学者以及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探讨“和谐社会
与农村发展”这个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锡文参会并第一个发表演讲,阐述了他对此话题的看法。
陈锡文说,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种种不和谐的最明显之处实际上就是农村各个方面的滞后,所以要想建成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而在这方面又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注意避开三个陷阱
陈锡文说,第一个问题,国家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之后,对我们更好地处理城乡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他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要实现现代化,就一定伴随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过程,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加快农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处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各国采取的办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后对这个国家的长期影响也是不同的。
他说,在人均GDP达1000-3000美元这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处理得好可能就进入现代化,处理得不好可能就掉入拉美陷阱,这在世界上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
陈锡文认为,我们走现代化的道路能不能避开三个陷阱,这是我们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这三个陷阱是指:第一个陷阱,像英国工业革命时的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破产,让他们成为城市平民,作为工业发展的廉价劳动力,这个陷阱有很多国家都掉进去了。第二个陷阱,大量的工人进城来了,对他们是什么样的待遇,怎么样利用他们?最典型的是把他们骨髓里的油也榨光。第三个陷阱,从现在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可以看到,农村的人口减少了,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了,但是大多数都是贫民窟。
“经济学家的任务是什么?如果我们认为那是自然的过程,必须从狼吃羊开始,最后再逐步消除贫民窟——如果认为这个过程是必然的,那我们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应该感到羞愧。”陈锡文说。
怎样才能不走西方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已经走过或正在走的充满陷阱、布满荆棘的现代化道路?陈锡文认为,实际上十六大已经说得很明确,比如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概念,“但是我觉得这个概念没有被唱响,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没有被唱响。”他说,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讲得非常清楚:资源消耗要少,科技含量要高,环境污染要低,要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只有走这样的工业化道路,才能避免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训。
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完全可以做到
第二个问题,在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更好的政府支持、保护和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现阶段到底怎样去建立一种政府支持、保护农村长期有效的机制,也就是说怎么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这个问题经济学界充满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要让在中国所占人口比重比较低的城镇人口,去反哺数量更多的农村人口,这是做不到的。
对此,陈锡文说:“在中国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如果按户籍算,28%的人口是城镇户籍,72%的人口是农村户籍。按居住地,去年41.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58.5%的人口居住在乡村,所以不能回避这样一个概念,大多数人口还是农民。但是就因为大多数人口是农民,我们就能不帮助农业吗?恐怕不能这样看。”
他说,现在GDP中农业占的比重不到15%,用85%的GDP帮助15%的GDP产业有什么做不到的?最近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加上农村的其他产业,整个农村所创造的一二三产综合值占GDP总量的31%,也不到三分之一。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清楚的问题。要想让中国的农村有快一点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完善这样的机制,让积聚了财富但是人口没有高度积聚的一些城市,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更注重促进农民的富裕。”陈锡文说。
他提醒,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家都能看到一个现实:很多市长只希望财富往城里积聚,不希望农民往城里积聚。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城市不是没有发展,但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是农业的衰退、凋零和农民的破产,我们必须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因此中央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要建立这样的机制。实际上去年和今年我们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政策,效果很好,说明我们完全做得到这一点。
农村如何自己寻找发展道路
第三个问题,农村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能说因为要建立和谐社会了,所以全靠城里帮助;要工业反哺,我们就等着了。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农村来说,自身寻找一条发展道路,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陈锡文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税费改革之后,农村的负担减轻了,但符合农村特点的治理结构是什么样的,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
第二,中国的24000多万的农户,被组织在将近70多万的村一级组织中,这些多是过去人民公社遗留下来的组织。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迫切需要得到的是能够把他们带入市场的外向型的经营组织,这种组织严重缺乏,使得农民进入市场之后面临巨大风险。
第三,我们有非常庞大的研究机构以及大专院校,但是农民经常埋怨得不到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良种等。
第四,农户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
陈锡文说,还有其他类似问题的存在,都需要农村围绕着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深化改革,才能使得农村和城市之间真正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注: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