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李芃 发自北京
3月13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的前一天。设在中国科技会堂的新闻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临时加印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200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各种简报等,都整整齐齐地码在桌子上。
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对照名单,核发14日人大闭幕后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的请柬———只有拿到这份请柬的上会记者,才能参加温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惯例,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名额只有100个,所以能拿到请柬的记者都是幸运儿。而能够在招待会上当面向总理提问,毫无疑问更将是职业生涯中最为珍贵的经历。
按照大会的议程,13日下午是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各项决议草案。傍晚时分,解放军代表团的成员回到了驻地宾馆。两位代表边走边聊来到了电梯旁边,其中一位意犹未尽地对另一位说:“这样吧,你到我的房间来,刚才那个问题咱俩再好好聊聊。”
江苏省代表团新闻联络人的房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做简报。十多天来各家媒体上关于这次“两会”、尤其是江苏省代表团的有关报道,已经贴满了好几大本。江苏省各城市介绍自己的宣传册,也还摆放在驻地宾馆的底层大厅里,要摆到所有的代表离会的那一天。
设在总服务台的复印处,工作人员玉指翻飞,正在复印新疆代表团要带回去的宣传要点,文件共有14页,要印90份。她一边忙活着一边告诉记者,复印处这几天特别繁忙,各代表团都把大会的有关信息、要向各部门传达的要点复印装订成册,“要把这次‘两会’的精神带回去”。
为期10天的盛会毕竟就要降下帷幕了。新疆代表团已经提前写好了大红的感谢信,贴在驻地宾馆的墙上,感谢全体工作人员这些天来的辛勤努力;另一边卖纪念品的服务点上,这几天的生意也是特别好,光是为“两会”特别发行的纪念封,就已经卖出了4万多份;驻地宾馆行李处的工作人员,也早早开始为代表们的归程而忙碌;开完一天的会,有些代表们三三两两结伴走出驻地,想着要给家里捎点什么回去……
记者10多天来一直在为做好“两会”报道而奔波忙碌,转眼大家就要依依惜别,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这种心情或许用一首老歌来表达非常合适:明年春来再相邀,共祝愿:祖国好。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3月14日 第一版)
|